金洪流和厂里生产的夏布工艺挂扇。
金扇子工艺品厂位于公园路的一栋老住宅建筑中,古朴的门市和厂房与老字号的名号“相得益彰”。近日,记者来到折扇厂,该厂负责人金洪流正在生产车间里忙碌,一把精美的折扇在金洪流的手中舞动着。20多年来坚持荣昌折扇的传统工艺,不断融合和创新,金扇子工艺品厂逐渐成为折扇行业中的佼佼者。
金洪流是金家第四代传承人,22年前,金洪流接过父辈的手艺,在折扇厂工作。从成立之初至今,厂里的每把折扇都坚持纯手工制作。
金洪流回忆,自己父辈那个年代,荣昌的折扇主要以纸扇为主,且很受市场欢迎,年产量400余万把,就是当时荣昌折扇红火的最好证明。
“以前,荣昌折扇一直以纸扇为主,直到江浙一带出现仿绢扇后,荣昌折扇受此影响,开始探索手绘产品、丝绸扇等新产品。”金洪流说。到了1999年,荣昌舞蹈扇开始火起来,那一年也是荣昌折扇的转折年,四家荣昌折扇厂一年的总产量有160多万把,而金扇子工艺品厂就是其中一家。
金洪流介绍,除了生产传统的舞蹈扇,金扇子工艺品厂还生产丝绸扇,夏布扇,夏布挂扇,夏布画工艺品等工艺扇,其精细的做工、独特的造型和经久耐用的品质,受到众多客户亲睐。
做折扇是很琐碎的手工活,既耗时耗力,也特别考验人的耐力和悟性。
“一把扇子摆在面前,一看一摸,材质的好与坏高下立判,蒙不了人。”金洪流认为,手工艺品就是要坚持传统工艺,这也是金扇子工艺品厂能走到今天的“秘诀”。
147道工序让折扇“活”起来
手工艺制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成品的精致,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和辛苦往往被忽略。为制作出一把好的折扇,金洪流经常加班下料,不敢有一丝马虎,在他看来,前期的准备工作才是一把好折扇的关键。
“制作折扇首先是要选料,选料我们叫‘打青山’,选料就是看这个料尺寸够不够,适不适合加工成折扇。”金洪流说。一把小小的折扇,看上去简单精巧,但从选料到制作完成,共147道工序,这在如今快速高效的竞争市场中很难想象。
扇子的用料也十分讲究。金洪流说,折扇的扇骨,是用精选过的好竹木料,丝绸折扇的扇面一定是纯丝绸,夏布扇的画面也必须是好的夏布料。
从扇骨、扇架、到扇面的选择和制作,都有讲究。“每一片扇骨厚度要一致,扇骨颜色要相同,扇架,扇骨连接在一起,再到扇头成型,扇骨要做到中间小,两头大……”每一道制作工序金洪流都一一道来。
金洪流认为,每把折扇都有自己的“味道”和特点,现代的技术代替不了传统的工艺。“机器做出的折扇不精细。好的折扇一定是手工做的,手工制作不仅保证工艺的完美,更能增添折扇的神韵。”在制作工艺扇时,他一直坚持自己下料、画模板。
创新工艺让折扇“舞”起来
一把折扇拿在手中,男人凭添一份儒雅之气,女人增加一股优雅之美。而折扇画工艺品,也为室内软装增添一番艺术之味。荣昌做折扇的厂多以个体为主,随着时代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不论任何形式的扇子,今天它的实用功能都在慢慢减退。”金洪流介绍,现在前往金扇子工艺品厂购买折扇的顾客,除了少数用于夏天纳凉,大部分工艺折扇则作为馈赠亲朋好友之用。随着时间的发展,折扇逐渐从大宗日用品向工艺品定位,正缘于此,工艺扇的精益求精尤为关键。
金洪流介绍,为了把工艺扇做好,厂内有专门的手绘工,在工艺扇上画梅兰竹菊,仿古山水,重庆吊脚楼,以及三峡题材的等画作。“扇面上的画,如果机器印刷就千篇一律,厂里每把折扇都由画扇师一笔一划画上去的,保证折扇的独一无二。”金洪流说。
兢兢业业传承折扇制作工艺,在荣昌创造了“金扇子折扇”第一品牌,金扇子产品畅销多年,得益于该厂坚持的手工制作,这才让“金扇子折扇”产品质量过硬,老字号品牌得以保证。未来,金洪流希望传统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原标题:传承与创新 小小折扇“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