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千年荣昌
目录
“华翱之夜”——开启一场不一样的文化盛宴(郭小稚)
以文为媒促“活态” 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涂峻)
【编者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荣昌自唐乾元元年(758年)始设“昌州”,距今1265周年;自明洪武六年(1373年)取“繁荣昌盛”之意得名“荣昌”,距今650周年。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荣昌千年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厚重历史,展望美好未来,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现自立自强自信的良好形象;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拉动区域投资消费,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讲好荣昌故事,传播荣昌声音,展现荣昌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景象,共同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荣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重庆市荣昌区委员会、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办公室、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等15个部门和单位承办的“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系列活动于6月18日拉开帷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广大市民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心声,畅谈感受。现摘取部分市民撰写的观后感、评论等作品,以飨读者。“华翱之夜”
——开启一场不一样的文化盛宴
文/郭小稚
这几天,地处成渝两地黄金连接点上的荣昌——沸腾了,人民广场更是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原来,荣昌区政府在六月十八日举办华翱之夜大型文艺晚会,这是“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
我原以为七点半开场的晚会,六点多到场算很早的了,没想到走到人民广场时,现场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赶紧找个好位置,等下人多得很,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这么多人,快回家拿几张凳子来,等下站在上面观看舞台表演,不然只能看见一片人头海洋。”
“过年时的烟花就好看得很,这次的晚会一定更好看,快快快,叫家里的爸妈一起来看。”
听着热心观众的议论,我对接下来的表演更加期待起来。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长万容主持了开幕式,当听到她报出的嘉宾名字,不由得让人感慨,数十个嘉宾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比如国家一级编导邓在军女士,她可是荣昌的女儿,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中国电视事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她当之无愧是荣昌人民的骄傲。邀请如此多重量级的人物,工作人员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加了多少个班,才会有这场长达一周的大型活动出现在我们面前。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热情洋溢的致辞,让现场的老百姓欢呼不已。在众人的期盼中,文艺晚会开始了。棠城小学的舞蹈《又见昌州》开始表演。小朋友们活泼可爱的演出,还有那美轮美奂的背景图,都让人惊艳。黄凉粉与猪油泡粑的熟悉叫唤声,让人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仿佛置身于街头巷尾,闻着食物特有的味道,催动了味蕾的期盼。
▲舞蹈《苎麻歌》
紧接着是舞蹈《苎麻歌》,优美的舞蹈完美地诠释了荣昌苎麻种植与浣纱的生产过程,让人悠然回忆起荣昌夏布产业的曲折发展。一群青春洋溢的青年男女表演的《折扇流韵》,更是把荣昌折扇的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绸扇还是一平方米左右的大折扇,在他们手里,在舞台的流光溢彩中,便都有了千年沉淀的韵味。
▲舞蹈《陶都大音》
古朴厚重的《陶都大音》让人心神震动,一块块演员装扮的陶泥的变换,让我恍惚体验了制陶烧陶的过程,那褐黄陶泥与火红服装的碰撞,如同窑火在燃烧,陶泥在涅槃。婉转的《海棠花开》则使人悠然向往,背景屏幕上一朵朵怒放的海棠花,让人想要再去花开的树下转一转,闻一闻,或者驻足留影。
▲武术《武跃棠城》
少年们表演的《武跃棠城》洋溢着勃勃生机,他们的矫健身姿,以武艺释放的韵律美,让我对荣昌运动健康之城的感悟更深。我最喜欢《最美家乡河》这个作品。漫步河边的一家人、低声细语的小情侣、蹬车前行的骑行者、身姿矫健的跑步者、全心沉浸的吹奏者,三五聊天的好姐妹、嬉戏游玩的小朋友,它那么生动又那么真实,完全再现了荣昌人民在荣峰河畔的幸福场景。
《荣昌,繁荣昌盛的地方》是一首大气磅礴的朗诵诗,上台的不但有我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还有驻扎荣昌的企业家、工人,也有本土农民与在校学生,他们共同朗诵一首诗,也共同展现出一曲经济繁荣的幸福荣昌。
▲诗朗诵《荣昌,繁荣昌盛的地方》
▲歌伴舞《放歌新荣昌》
晚会在《放歌新荣昌》的大合唱中完美谢幕。熟悉的旋律,漂亮的舞台,飞扬的烟花,这一切都在夜空中璀璨夺目。歌声与舞蹈,舞台与星空,鲜花与掌声,交相辉映,让聚集在人民广场的观众意犹未尽。晚会结束了,大家似乎还舍不得离开。
“今天晚上的背景墙好漂亮,像是看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一样。”
“这些表演,把我们荣昌的几大特产都融合进去了,这个晚会硬是做得好。”
“听说夏布小镇过两天还有夏布时装表演,到时候我们又一起去看哇。”
“要得,到时候约起。”
“约起约起,哈哈哈……”
听着人群里爆发出的笑声,我也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晚风徐徐吹来,带着舒适的凉意;路灯穿过树荫,洒下片片光影。四面八方缓行离开的人流,以及道路旁那些亮着温暖灯光的小窗口,如此热闹又如此惬意。
这一晚,“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开幕式暨“华翱之夜”大型文艺晚会,拉开了这次文化活动序幕,一系列深具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活动,在“繁荣昌盛”的地方铺展开来。这台以“繁”“荣”“昌”“盛”为主要篇章的文艺晚会,展现的不仅仅是荣昌的美,它以此为窗口,给四方宾朋准备了一场文化盛宴。
这一晚,如果从高空俯瞰,我想,这一定是一幅缓缓展开的图画,画面上应该题有两个词语——
一个叫“宜居”,一个叫“幸福”。 以文为媒促“活态”
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
文/涂峻
▲荣昌折扇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荣昌取“繁荣昌盛”而得名,雅称“海棠香国”,距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建县已有1265年历史。辖区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兼具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优质传承三大特点,堪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彰显地。2023年6月18日—24日,“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在重庆荣昌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以历史文化为主线,融入艺术、文物、非遗、美食、旅游等多种表现形式,旨在擦亮“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彰显荣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多姿,提高城市文化的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既要保护传承,更要勇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荣昌本是一座文化厚重之城,“以文而荣、因文而昌”是其文化内涵之核心要义。近年来,荣昌区持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着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先后公布138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功申报夏布织造技艺、制扇技艺、陶器烧制技艺等3项国家级非遗、23项省级非遗,将非遗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大力开发非遗衍生品、旅游文创产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精心打造了安陶小镇、夏布小镇等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市级非遗特色小镇,以及多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基地,成功塑造了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三大文旅‘IP’”,成功获评“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荣昌陶器
全区现有认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57名,培育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7名,区级工艺美术师和民间工艺师218名,非遗相关从业人员超10万人,以陶、夏布、折扇为代表的非遗旅游商品多次在各种国际国内会展活动和商品大赛中斩获金奖、银奖300余次,非遗关联产值超160亿元。荣昌非遗正走进新一代人的心中,传统老技艺正焕发新的生命力,古老文化在当代正绽放新的魅力。
既要融合发展,更要与时俱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优质资源,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商产旅”,既能促进消费新业态转型升级,又能在产业发展中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从而释放巨大潜能。近年来,荣昌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努力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大力引进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领域人才,培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才,与北京服装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校地共建旅游商品研发平台,联合举办陶瓷、夏布国际学术论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国际时装周非遗服饰秀等活动,着力振兴传统工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在本次“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活动期间,荣昌举行了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发布会,面向川渝两地及全国旅行社、游客推介荣昌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出组团过夜人数奖、组团餐饮消费奖、主题自驾奖等共10条组团旅游营销奖励,以及荣昌非遗主题文化体验一日游、荣昌非遗主题文化深度二日游、“传统与新生”荣昌非遗研学主题游、“品巴蜀文化·赏非遗之美”巴蜀非遗研学主题游共4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同时开展2023中国重庆国际时尚周暨荣昌非遗大秀、陶文化创意集市、非遗摄影作品展、荣昌陶艺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吸引广大旅客沉浸式体验荣昌非遗特色魅力,进一步提升荣昌旅游的品牌影响力。
既要扎根乡土,更要以民为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荣昌区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群众需求,进一步深挖非遗文化资源,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大力开发兼具实用性、工艺性、收藏性的夏布、折扇、陶器等非遗名品,以及角雕、木雕、竹编等1000多种非遗商品,培育富有地域饮食文化特色的卤白鹅、羊肉汤、黄凉粉、铺盖面、艾粑等80多种非遗食品,并联合上海传统工艺工作站、华硕集团共同设计开发体现非遗新国潮的高品质、个性化旅游商品——“谷雨山川黛”夏布电脑包,成为广大游客以及本地市民热衷的特色产品,既让非遗走上时尚殿堂,也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荣昌夏布
特别是以“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活动为契机,围绕端午传统佳节和“非遗+”,全力打造立体多元的荣昌非遗消费新场景,举行端午长桌宴非遗美食集市及端午游园活动,集非遗展示、文创集市、美食品鉴于一体,全面展示荣昌特色小吃、非遗美食及文创产品,全景展示荣昌非遗之城和美食之城的魅力,让市民游客在赏非遗、品非遗、玩非遗的过程中体验荣昌的悠闲城市气质,以文化自信为现代化新荣昌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千年非遗城,繁荣昌盛地。当前,荣昌正围绕西部陶瓷之都、非遗体验之城、美食休闲之城、运动健康之城的“一都三城”目标,加快打造具有荣昌辨识度的非遗文化强区,非遗作为荣昌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也正以崭新的姿态、稳健的步伐走出重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