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民营经济何以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荣昌大抓民营经济的内在逻辑

来源:荣昌微发布 1741673452481

2月21日,在重庆市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荣昌区5位民营企业家和3家民营企业摘得“优秀”殊荣,获表彰数量列渝西第2位,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这不仅是对民营企业家的奖励,更是对荣昌民营经济的肯定!”从20多年前创办“无产品、无厂房、无市场、无人才”的“四无”小作坊,到第4次走上“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的领奖台,华森制药董事长游洪涛满面春风,步伐愈发自信从容。

      ▲荣昌高新区(资料图片)

从华森制药智能化生产线到澳龙生物智慧化车间,从洽洽瓜子打造西南最大生产基地到琪金食品做强荣昌猪全产业链,从鑫仕达包装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到方通药业出口量稳居行业前列,从海尔血技构筑血液安全“护城河”到美泰塑胶“新三板”挂牌……荣昌这片热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的生动实践。

不禁要问,荣昌民营经济何以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荣昌为何高举民营经济大旗?

——发展区县域经济就是发展民营经济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叙事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首要任务、当务之急。“发展区县域经济就是发展民营经济!”荣昌区委、区政府紧扣时代命题,掷地有声地回答了“高质量发展依靠谁”的时代之问。

2018年11月1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今年2月17日,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荣昌把大抓民营经济纳入“六个大抓”,固化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构建服务民营经济“日周月季年”的工作格局,正是对总书记殷殷嘱托的积极回应和全面落实。

      ▲荣昌区首届全国荣商大会暨2024年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资料图片)

从全国来看,民营经济呈现出“56789”的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从荣昌来看,民营经济呈现出“78899”发展格局(贡献了73%的科技创新成果、80%的GDP、80%的税收、93%的就业岗位、99%的市场主体),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在荣昌,5万名产业工人和16万名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托举起20多万个家庭稳稳的幸福。2021年以来,荣昌每年至少新增企业职工参保人数1万人,保持着稳定提升的势头。大抓民营经济,让荣昌人“就业在家乡,不用去远方”成为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荣昌既抓就业,也抓慈善,高度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去年以来,荣昌累计募捐超过2400万元,近70%由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贡献。荣昌民营经济始终扮演着民生“压舱石”的角色,是创造高品质生活重要参与者。

      ▲荣昌北站就业长廊(资料图片)

荣昌发展民营经济抓手是什么?

——用“123456”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如树,根深才能抗风雨;营商环境是土,厚植方能生万物。荣昌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每一寸土壤都蕴藏着“再怎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也不为过”的理念,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近年来,荣昌区整体性重塑营商环境,形成了具有荣昌辨识度的品牌。即,“一家人”:来了就是一家人;“两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企业服务;“三个尊重”:尊重企业家、尊重投资者、尊重纳税人;“四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五商”:尊商、重商、亲商、爱商、诚商。“六不要”:不要把自己当官、不要对企业说“不”、不要当“二传手”、不要事不关己、不要“本本主义”、不要夹杂个人私利。

      ▲区工商联到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资料图片)

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困扰,荣昌区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立“六大资金池”,累计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458笔63.61亿元,特别是对“100佳个体工商户”提供每户10万元授信额度,鼓足了民营市场主体发展的后劲。为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荣昌区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探索打造环“一院两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建成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00多个,助推民营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进军。为增进互惠互利、避免恶性竞争,荣昌区搭建商协会平台,建立各类商协会54个,有力推动市场主体链上对接、抱团发展。政府主导、平台赋能,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翻看历年度荣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系列报道,一批企业家轮番坐主席台并发言,一批市场主体被大张旗鼓表彰,贡献突出的企业家还可以享受区内医院专家优先就医、子女入学优先安排等服务,既赢得掌声、获得尊重,又得到了实惠。特别是由荣昌区领导、企业家、一线工人代表参演的《来了就是一家人》MV一经上线,迅速火爆全网,播放量超过5000万人次,在全社会形成了“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浓厚氛围。企业家从客人变为主人,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边缘走向C位,成为荣昌高质量发展的“主人翁”、大美荣昌建设的“合伙人”。

      ▲《来了就是一家人》MV

荣昌民营经济发展有哪些新气象?

——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大幅提升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荣昌日复一日坚守着服务民营企业的初心,绘制出一幅“大中企业‘遮天蔽日’、小微企业‘百花齐放’、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生动画卷。

从产业集聚看,近年来荣昌累计招引民营企业300多家,合同额1500亿元,逐步构建形成“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从工业质效看,全区民营企业数量达到1.5万户,规上工业企业增至423家,工业税收占比从25%上升到40%。从投资驱动看,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30%以上,占固定资产投资近60%;民营经济贷款增长保持在25%以上,拉动存贷款余额从700多亿元上升至1200多亿元;工业投资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长,占固投比重保持在50%以上。荣昌高新区彻底扭转了“白天晒太阳,晚上装月亮”的被动局面,荣昌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到“新兴工业区”再到“全市工业大区”的蝶变。

      ▲东矩金属笔记本外壳自动化冲压生产线(资料图片)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干部,重点看作风。荣昌坚持刀刃向内,2024年查处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9件12人。近年来,荣昌区各级干部走访联系企业4万多人次,收集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用工、用电、用气、用地、用钱等各类问题2000多件。在政务服务上,企业拿地到办证全流程办件时间由原来61个工作日压缩到19个工作日,各单项验收、联合验收到办证,从原来的66个工作日压缩到13个工作日。特别是设立周一“企业宁静日”,严格规范执法检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26件,减轻、从轻处罚案件645件,对123起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让企业家得以轻装上阵搞经营、放开手脚抓发展。

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是靠吹出来、捧出来的,而是靠扎扎实实干出来。经过几年的努力,荣昌“123456”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等全网曝光量已接近2亿人次,真正火“出圈”,荣昌的营商环境口碑越来越好,民营企业家前来投资的信心越来越足。正如荣昌新近落地的一家电子电路上市企业负责人所说:“一家说好不算好,关键是所有的企业都说荣昌好!”这家企业在董事长从没来过荣昌的情况下,仅通过熟人推介,就直接签订了投资协议。

      ▲中央、市级主流媒体记者走进荣昌企业(资料图片)

荣昌民营经济走向何处?

——推动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立于山顶回望,来路皆是答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营经济勇立高质量发展潮头,既需要民营市场主体奋勇争先、逐浪前行,更需要党和政府当好最坚实的靠山。

荣昌将坚持“大抓民营经济”不动摇,坚定不移和广大民营企业站在一起,做到“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起拼”,持续擦靓“民营经济”金名片,奋力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

荣昌将努力在更高坐标系中找准定位,深入实施“招引育”行动计划,设立荣商总会,着力把区外企业“招进来”、在外荣商“引回来”、在荣企业“育起来”,确保民营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发展得好。

荣昌将把持续唱响做靓“123456”营商环境品牌作为“真抓实干主题年”重要抓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格规范检查执法,重点抓好为企业“拓市场、揽订单”“引人才、促创新”“降成本、融资金”,持续打造适度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完善企业家培育体系,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信心做强实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荣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要让民营经济成为荣昌最靓名片、民营企业成为荣昌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成为荣昌最宝贵资源!”奋进的号角响彻棠城大地,荣昌政企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合力书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王璠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