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式招“才”进宝:懂技术和懂“流量”的咱都要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1745918742834

英雄不问出处,有本事就有舞台,荣昌区以这样的开放姿态,向不同层次的人才广撒“英雄帖”。

4月25日,荣昌区科技创新人才周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亮相的嘉宾,既有大学校长和科研机构负责人,也有“卤鹅哥”这样为当地创造天量流量红利的草根。他们从不同领域、不同纬度走到一起,为营商环境站台,并积极投身荣昌经济社会的建设。

请跟随一组关键词,读懂荣昌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

      ▲荣昌区科技创新人才周开幕式。(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曹建摄)

求才

广撒英雄帖有才你就来

“你投简历我面试”的传统招聘模式相对僵化,荣昌区推出的科技创新人才周,旨在用不同场景的人才对接活动,推动招“才”进宝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注意到,此次人才周,荣昌区分别推出首届大学生留荣来荣创新创业路演大赛、科技创新成果展、人才机会清单发布会、电商人才供需对接会、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会、清华校友创业成果洽谈会、人才恳谈会、招才引智高校行等专场活动,还将举办川南渝西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关键能力大赛、“荣昌好YOUNG”青年音乐节、青年就业招聘夜市等延伸活动。

为了办好多层次的人才招引活动,荣昌区各政府部门均分担了任务,在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把需要的人才挖掘出来。

选才

六大类产业发展机会多

荣昌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城市”,地势平坦,区位优渥,是人才施展才华的乐土。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致辞。(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曹建摄)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化身“推荐官”,向对这座新兴网红城市感兴趣的人才发出邀约:“来了就是一家人!现在的荣昌正以‘两区’而繁荣,我们是全市工业大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及电子电路、陶瓷、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六大市级特色产业园,构建了‘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123456’营商环境品牌成为荣昌的‘金名片’,民营经济形成独具特色的‘78899’发展格局,还获批全市首个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和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我们承诺用心用情服务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让各路英才大显身手、大放异彩。”

识才

将老板也当成人才培养

荣昌是当下火出圈的城市,“卤鹅热”吸引全国游客争相前来打卡,其中也包括一批特殊的“粉丝”。

高洪波分享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位负责招商的区领导,最近接待了三十余位“不请自来”的老板,他们经过考察对接之后,纷纷表达了投资意向。

老板们为何如此青睐荣昌?答案是营商环境。卤鹅火了,政府马上展开调研,要求卤鹅企业和摊贩稳价格保品质;游客来了,立即宣布节假日所有车位免费使用,车停路边也不贴罚单……看到如此宠粉,投资荣昌也就有了信心。

对此,荣昌区表示,老板既是创业者,也是高水平人才,应该像诚招人才一样善待老板,给予他们获得荣誉表彰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把企业做好,将荣昌产业做强。

尊才

新荣昌人才草根也有份

这次荣昌人才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新荣昌人才特支专项颁奖。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了解到,这一评选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本土人才在荣昌区创新创业,为此出台了“新荣昌人才特支专项”政策,重点支持教育、医疗卫生、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事业等领域本土人才。此前通过专家评审、组织复审,共评选出30名“新荣昌人才特支专项”入选者,其中海棠园丁、海棠大夫、海棠能手各10名。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致辞。(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曹建摄)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投喂“甲亢哥”而走红的“卤鹅哥”林江,也赢得了海棠能手的称号。

一位评委透露,林江获得嘉奖,并非只看他短时间的人气,而是基于其一直以来乐于助人、从事公益事业的良好表现,在弘扬正能量的同时,也为荣昌在全国出圈起到了重要的转化作用。

育才

与高校联手产与教融合

光招引人才还不够,荣昌还借此机会与各大高校达成了共同育人才的合作。

包括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城市职业管理学院的代表,一起与荣昌区签订了校地人才合作协议。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致辞。(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曹建摄)

高校为何都看好荣昌区?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的观点极具代表性——荣昌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级农牧特色高新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展现出蓬勃的科技活力与产业潜力。西南大学愿与荣昌区一道,以此次人才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扩增合作领域、升级合作效能,在共建高端创新平台上实现新拓展,在建设产教融合高地上开创新局面。

留才

全周期服务人才似井喷

引进人才很重要,用好和留住人才更考验一个城市的管理运营能力。

为留住人才,荣昌区构建了“1+8+N”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了人才全周期服务机制,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行动”,并在全市出台了首个针对高校、中职毕业生的“留人政策”,即《高校、中职毕业生等青年留荣来荣就业创业行动计划(2024—2027年)》,首创提出“中职毕业生享有与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支持保障待遇”,营造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累计兑现人才奖励3000余万元,建成院士工作站、众创空间等市级以上平台载体94个。截至目前,该区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2万人,年均增长10%以上。

“接下来,荣昌将用好用活本次人才周取得的重要成果,继续在人才‘引育留用’上下功夫、求实效,持续唱响做靓‘千年荣昌欢迎您·来了就是一家人’人才工作品牌,加快建设成渝腹心人才集聚地。”高洪波说道。

责任编辑:王璠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