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空间”里有“小确幸” ——烟台福山区清洋街道城西社区见闻

来源:烟台市福山区委宣传部 1748251555439

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城西社区,一间70平方米的房间里,十几名“宝妈”围坐在长桌前,手指快速翻动。不一会儿,规格不一的密封保鲜袋便包装完成。这里是社区“宝妈幸福工坊”——一个由党委政府搭台、居民参与的“乐创空间”。成立不到一年,工坊已为50多名“宝妈”提供就业增收机会。“我家孩子今年刚上幼儿园,正好社区提供了这样一个时间灵活的兼职工作,既可以带娃,还能挣一份收入。”社区“宝妈”潘瑶瑶说。

“2024年6月以来,为推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升级改造、优化功能布局,我们依托一些此前未被充分利用的‘微空间’引进社会机构合作、社区居民参与,实现“微空间”换取“实收益”,‘宝妈幸福工坊’就是其中之一。”清洋街道城西社区党总支书记董艳雪告诉记者,工坊将商业与公益相结合,每完成一份包装,便有1元钱注入“社区基金”,支持文化社区文化书院运营。

城西社区“微空间”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除“乐创空间”外,还打造了提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城西书院”、开展瑜伽舞蹈课程教学的“乐动空间”、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的“诚心诚议会客厅”、理发室、推拿室等特色功能室和居民常用器具借用区;在室外,城西社区优化社区广场环境,开辟彩绘活动区域等场所,为儿童提供游戏空间,为老人提供休闲场地,用“微空间”兜起居民更多的“微幸福”。

不到一年时间,社区利用“微空间”——“城西书院”,策划实施了一批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项目,开设每周一次的“国学公益课堂”30余场;举办“青年夜校”“老年舞蹈课堂”“瑜伽课堂”等特色文化课程40余次,累计上万人次参与……

“实践证明,城西社区‘微空间’的打造,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清洋街道宣传委员林景洪说,街道将协助城西社区进一步挖掘“微空间”服务潜力,根据居民的兴趣偏好与实际需求,丰富“微空间”的功能。

城西社区只作为烟台市福山区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建设试点,通过打造“城西书院”、“乐动空间”等文化功能室,以及开展“国学公益课堂”、“青年夜校”等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此外,社区还积极探索市场+公益的模式,通过资源带动资源,为居民提供无偿及低廉方便的“理发”、“推拿”、“艾灸”等有偿共享服务,从而盘活社区的慈善基金,实现社区造血。

城西社区的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还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绽放更为绚烂的光彩,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王璠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