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侦办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类案件163起

来源: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1720596107252

7月10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联席会议召集人曲冠玲介绍了全市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

7月10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联席会议召集人曲冠玲介绍了全市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支队长潘国华、副支队长许仁涛出席会议。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以及各级党委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解决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的突出问题,全面梳理摸排各类网络谣言线索,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管、以管促治,有效遏制网络谣言高发态势,切实维护网络清朗和社会稳定。

曲冠玲介绍,全市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整体情况一是依法依规,严惩违法犯罪活动。烟台市公安局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信息网络编造传播警情、灾情、疫情、险情以及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的组织者、策划者、主要实施者,严惩借造谣传谣进行“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的网红大V;深挖借机进行引流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和不良资本机构组织,以及借机进行敲诈勒索、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类案件163起,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14人,行政处罚147人。二是积极主动,稳妥开展宣传工作。对于网络谣言案件力争“打一起,宣一起”,组织专家学者等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普法宣传,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公安自媒体、网警巡查执法账号、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持续开展宣传报道,形成有力震慑。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公开辟谣76次,公布典型案例187次,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开展普法宣传近千次,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和企业平台遵纪守法、抵制谣言,推动形成依法治网、依法上网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格管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围绕专项行动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全面梳理平台责任和监管漏洞,集中开展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督导网站平台严格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做好网络谣言的管控处置工作,对已认定的网络谣言,督促第一时间清查处置,防止发布账号反复传播不实信息。督促指导网站平台完善信息发布审核制度,第一时间发现拦截网络谣言并固定证据,第一时间上报突出情况,为公安机关侦查打击工作提供支撑协助。对案件侦办中拒不配合、拒不履行主体责任和义务的网站平台,开展“一案双查”工作,依法依规查处整治。分析查找网站平台管理漏洞,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管理规范和社区公约,推动建立违法账号“黑名单”制度,针对性强化警示、禁言、封号等管理措施。

公安部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下步,烟台公安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积极有力推进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是从严从重打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严厉打击有组织实施所谓“人肉搜索”“开盒”“有偿代骂”,违规收集、买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曝光公民隐私信息,诬告陷害、恐吓辱骂、线下滋扰、电话短信“轰炸”等社会影响恶劣的网络暴力犯罪;严厉打击“网络水军”、网络大V、自媒体从业人员等传播网络暴力信息,造成网上舆论场混乱,挑动网民不满情绪,进行引流牟利等违法犯罪;对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跟风起哄者,构成违法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情节轻微的通过线下批评教育、网上“拍肩膀”、关停互联网账号等进行综合施策。二是建立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公安与宣传、网信、卫健、应急、证监、银行、食药监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在线索流转、指挥调度、落查处置、宣传引导等方面有效衔接,加大联合执法和行政查处力度,持续推动专项工作纵深发展;会同宣传、网信等部门进一步推动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推动在媒体管理、平台监管等方面形成优势联动效能,深入整治自媒体违法违规乱象,斩断违法违规流量变现利益链条,加强常态化监督和执法监管,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三是加强正面宣传和法制宣传教育。适时曝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水军”以及网站平台拒不履行主体责任和义务的典型案例,主动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广大网民和企业平台遵纪守法、坚决抵制网络谣言,推动形成依法治网、依法上网,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烟台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支队长潘国华通报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烟台破获的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一是市公安局侦破一起组织“水军”制造、传播网络谣言案。烟台市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组织“水军”在各大媒体平台制造、传播网络谣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抓获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3人。该犯罪团伙利用群控软件操作设备在各直播间刷量、引流、控评,赚取“转评费”;利用AI换脸和其他技术手段伪造人脸数据在直播间“抢茅台”、“抢福袋”,进而变现牟利等,严重干扰了互联网数字平台经济秩序。该案的成功侦破,斩断了烟台、辽宁、福建、河南等地“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传播谣言的上下游犯罪链条,净化了网络环境,清理了借用“地推”方式为这些犯罪团伙提供手机卡、上网宽带等服务的运营商,打掉了利用AI换脸以及其他技术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侵犯公民信息的犯罪团伙,净化了网络生态。

二是招远市公安局侦破一起造谣传谣、传播淫秽色情视频案件。2024年1月,一网民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涉及“招远某单位工作人员淫秽视频及图片文字”的恶意虚假谣言,给该单位造成恶劣影响。招远市公安局迅速厘清事件真实情况,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鹏为谋取利益,编造恶意虚假谣言,在微信朋友圈及好友之间售卖、传播淫秽色情视频,浏览量达3000余次。招远市公安局依法对多名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给予行政处罚。

三是芝罘公安分局打掉一炒作“男孩长大后想当行长”网络热点事件的“网络水军”团伙。2024年4月,安徽一则“男孩长大后想当行长”网络热点事件一度冲至各大互联网平台热搜榜首,部分平台账号借机炒作“就业形势严峻”,污蔑诋毁国有制企业存在“家族传承式”问题,引发网民负面情绪。公安机关迅速开展工作,发现该网络热点事件具有“短时暴增”“样本类似”“地址集中”等特点,高度疑似网络水军幕后炒作,一举打掉以湖南周某等人为首的网络水军团伙,挖掘出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涉及水军团伙、平台号商、群控软件技术、网络链路平台、网络公关公司、中介掮客等多环节的网络水军违法犯罪产业链条。【推广】

责任编辑:张小波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