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召开 近400名中外嘉宾共话汉字情缘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97719526381

“对不少国家的中文学习者来说,掌握中文就代表着更好的工作前景,更多的发展机会。”

【东西问客户端10月19日电】以“‘汉字世界与世界汉字’——到中华字都·安阳话汉字、知中原、懂中国”为主题,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于10月18日在甲骨文的故乡、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河南省安阳市开幕。近400名中外嘉宾汇聚于此,目睹汉字风采,共话汉字情缘。

  ▲2023年10月19日,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李国庆 摄)

安阳是甲骨文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华字都”。开幕式上,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介绍,日本和韩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使用汉字。在韩国,有用汉字印刷的佛经,一些经典著作也是中文印刷的。以韩国文人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深受中国诗人李白作品的影响。

  ▲2023年10月19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在开幕式现场发表致辞。(李国庆 摄)

“中日韩GDP总量大概占全球GDP的23%。在过去二十年,三国在各领域积极交流合作,取得了多样化的交流成果。汉字便是交流的重要载体。”李熙燮提到,2018年出版的首部中日韩共用汉字词典《中日韩共用汉字辞典》就是其中代表。

  ▲2023年10月19日,日本小田原市市长守屋辉彦在开幕式上视频致辞。(李国庆 摄)

安阳市国际友好城市代表日本小田原市市长守屋辉彦发表致辞,他说,在本次国际汉字大会期间,小田原市有相关访问团参加。通过人们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和互相理解,将为中日两国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023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在开幕式现场发表致辞。(李国庆 摄)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说,汉字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为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元贡献了中国智慧。

  ▲2023年10月1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在开幕式现场发表致辞。(李国庆 摄)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汉字是中国的,汉字也是世界的。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接纳新事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元素。

语言文字是沟通世界的桥梁。目前,许多国家都掀起了中文热。

  ▲2023年10月19日,参会嘉宾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前合影。(李国庆 摄)

截至今年4月,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2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

“对不少国家的中文学习者来说,掌握中文就代表着更好的工作前景,更多的发展机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参与的国家越来越多,语言互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在不断加强。”王定华说道。

  ▲2023年10月19日,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李国庆 摄)

据悉,本届中国国际汉字大会将持续至10月21日。自2015年以来,中国国际汉字大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旨在以汉字为载体、以汉字为媒介,增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完)

作者/孙晨慧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