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森看来,“龙”是生命力的象征,代表着精神饱满、充满力量。
【东西问客户端2月7日电】2024年是中国农历甲辰龙年。
近日,《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首次将Chinese dragon(中国龙)纳入其中。
一觉醒来的Chinese dragon亮相国际舞台,成为世界各地汉学家研究中国文化的切入点。
文字里的“龙”文化传承千年,烟火中的“龙”文化跨越东西,渗透到医学、民俗、神话、哲学等领域。
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伊朗籍专家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Ehsan Doostmohammadi)是位十足的“中医迷”。据他介绍,“龙”文化在中医理论中就有着广泛应用。
艾森说:“中医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都是由阴阳五行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秘生物,也被纳入到了这个系统中。”
例如,在中医的针灸学中,就有所谓的“龙针”一脉,它是根据“五脏化液”的理论来进行治疗的。这个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对应,而五行又与五色、五味、五音等相联系,因此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就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艾森看来,“龙”是生命力的象征,代表着精神饱满、充满力量。
他以中医的治疗方法为例,“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针灸、按摩、拔罐、气功等。这些治疗方法都被视为中医学的瑰宝,而它们与龙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气功的治疗方法中,就有一种被称为“龙行气功”的方法,它是通过模仿龙的行姿和呼吸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对于治疗身心疾病有很大的益处。”
艾森介绍,在中医中,用“龙”字给药品、理论起名也比比皆是。如龙骨、龙胆、龙舌草、龙须参、龙涎香、龙眼肉等。还有将小青龙汤、大青龙汤作为主方。
“在中医中,有些药品或治疗方法的效用强大、神奇,或者被认为是能够调理身体内部的“龙脉”,因此便借用“龙”字来命名,以表达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艾森说道。(完)
作者/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