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以故宫、天坛、钟鼓楼为代表的中轴线建筑见证了北京城无数春秋。9月19日至21日,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召开。让我们透过这些北京“古老容颜”,一窥那沧桑的历史记忆,与蕴含着的深厚文化底蕴。』
天坛,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期完工,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祈谷、祈雨的重要场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占地面积约273公顷,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两组建筑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连接,皇穹宇前有著名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天坛建筑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观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此外,天坛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突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更彰显了中轴线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统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