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媒:2023,世界会好吗?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72992631449

回望2022这一年,世界各国过得都不轻松。展望未来一年,人们迫切希望走出阴霾,迎来转机。

回望2022这一年,世界各国过得都不轻松。展望未来一年,人们迫切希望走出阴霾,迎来转机。对此,1月2日出版的缅甸《金凤凰》报刊发评论《2023,世界会好吗?》。文章认为,世界各国需汲取教训,更稳健、更团结,才能在新的一年里迎来转机。

  ▲12月31日晚,山西晋中一商场举行跨年灯光节,民众赏灯拍照留念,度过2022年的最后一天。(图片来自中新社 武俊杰摄)

文章说,人们原本期望疫情能在2022年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全球经济也能快速复苏。可奥密克戎大流行导致欧洲、澳大利亚、东亚和东南亚等多个地区疫情反弹,通胀和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风险叠加,沉重打击了全球经济。有机构预测,全球经济可能在2023年陷人衰退。全球治理也不容乐观,联合国气候大会未能就减排达成更具实效的协议,欧洲、拉美等地很多国家因此深感悲观。

要走出经济困境,首要的是摆脱疫情干扰。随着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各国都陆续放松了防疫限制,可疫情屡屡反弹。近来,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都发生疫情反弹,不仅影响了经济复苏,还让各国恢复正常人员往来的进程受阻。疫情发生至今已有3年,各国还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全球疫情防控合作网,这也是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各国社会不断造成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实现对疫情的有效控制,世界各国还需加强政策协调,在病毒测序、疫苗和特效药研制、疫情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

文章同时指出,地缘政治博弈给世界和平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俄乌冲突已延续300多天,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加码,美国拉拢盟友组建反俄联盟,致使阵营敌对日益加剧,这也是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结构自冷战以来遭遇的最严重冲击。要避免地缘争端引发灾难性后果,除冲突各方尽快找到结束战事的办法外,世界各国也需加紧磋商,以巩固全球战略稳定、重塑全球政经合作体系。大国关系关乎国际格局之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热衷于搞对抗、脱钩、断链这一套,给世界制造紧张氛围。期待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形成的共识尽快落地,推动中美关系向好发展。过去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争执不休,但2022年,发达国家同意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也打开了双方在全球治理方面开展合作的突破口。

文章说,世界经济前景不太明朗。全球经济2022年没能达成预期的复苏,除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因各国政策沟通不足。为了压低通胀,美欧加澳等主要央行纷纷大力加息,日本维持宽松,各国货币政策分歧加大,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抽离压力加大,本就因“多轨复苏”而难以稳定的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进入2023年,全球能源供应仍未恢复正常,货币环境更加复杂,中国、日本、美国等亚太主要经济体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需在稳定各自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强对话和协商,避免推出以邻为壑的货币和产业政策,稳住全球经济增速。

回顾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发展,世界各国都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中获得利益,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积累了更多财富,科技发展也让各国在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时有了更多办法。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国家忘记了居安思危。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峻挑战,让医疗和卫生相关投资不足的问题彻底暴露。与此同时,“逆全球化”风潮和全球格局变化带来的地缘冲突又削弱了全球合作的基础,阵营对立、贸易战、科技战卷土重来,让各国很难在面对新挑战时形成合力。

文章最后说,世界各国需汲取教训,更稳健、更团结,才能在新的一年里迎来转机。(完)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