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北京人,多年来,刘勇“执着”地走遍了山西大地,如今他是山西省古都学会理事,也是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研究员。
不经意瞥见刘勇放在桌子上的手机,亮起的屏幕上是一个小小的石像。
为何用这个做屏保?这位山西历史文化学者举起手机开心地介绍道,这是位于山西榆社县北部山区的一个隋代的摩崖造像。“这是我拍的,所以拿来做屏保了。”
作为一个北京人,多年来,刘勇“执着”地走遍了山西大地,如今他是山西省古都学会理事,也是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研究员。
在刘勇眼中,山西质朴,但它不同寻常的美也因此得以保留,那些在《黑神话:悟空》里出现的摩崖造像原型,都原汁原味地“端坐”在崖壁上。
摩崖造像险中求
那些沉浸在《黑神话:悟空》里,甚至连续12小时不停歇的日本网友也许会好奇何谓“摩崖造像”?
刘勇可以给出答案:“摩”本字是“摹写”的“摹”,“崖”即在崖壁上,所以“摩崖石刻”就是在崖壁上临摹出造像的形式。“摩崖造像绝大部分是佛教的,其余少数是道教及非佛教题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奔走山西各处,考察出土的摩崖造像成了刘勇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些崖壁上的艺术,有时需要“铤而走险”才能得见一面。
刘勇有过一次惊险回忆:在一次位于绝壁之上的摩崖造像考察中,并没有户外经验的他跟随一位户外达人一同前往。天空下着小雨,这位绳匠达人在崖顶固定好绳索,两人一前一后通过身上捆绑着的绳索往下降。下降的过程是顺利的,虽然没有经验,但刘勇还是勉强用手机拍到了绝壁摩崖造像。然而,二人想要往上爬回到崖顶时,刘勇发现自己不会发力,无论怎么尝试,依旧无法上升。彼时的刘勇陷入了悬在空中的困境。
“幸好这段绝壁离岸边不远。绳匠达人用备用绳把我捆上,他回到崖顶,走到岸边,把绳索捆到大树上,我就顺着这个绳子滑过去了。”想起那段惊险但有趣的经历,刘勇笑着说,自己当时无知无畏,但也确实收获了又一张难得的摩崖造像图片。
“山西有着大量的文化遗产、文物遗存,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个‘无底洞’,可以持续挖到宝。”刘勇说。
洞窟里的中日缘
刘勇口中的宝贝,当然也包括这个近6万尊造像的安身之地——云冈石窟。随着《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云冈石窟迎来了属于它的又一波高光时刻。在游戏世界里,各国玩家们就是在这里与各种神魔进行激烈的战斗。而现实世界中,它有着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云冈石窟建于北魏(始凿于公元398年,大体建成约在520至525年),特点在于它是以国家之力开凿的石窟,算是国家工程。敦煌、麦积山石窟的开凿都是民间行为,龙门石窟则是延续了云冈石窟而开建的。”刘勇说道。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
▲图为云冈石窟一景。(图片来自中新社)
如今,无法亲身到访的人们,也可以在云冈石窟的官方网站上,以720度全景观看不同洞窟里的独特宝藏,无论“走入”哪一个,都能获得不小的震撼。
第1窟俗称“石鼓洞”,门拱顶部雕刻二龙缠绕,这种雕刻在门拱上的雌雄双龙造型,明显体现了佛教的护法思想,在云冈石窟中独此一例。
第2窟俗称“寒泉洞”,因其北壁西端常年有细泉流出。
第3窟又名“灵岩寺洞”,是云冈规模最大的洞窟,后室雕三尊大像,主尊为倚坐佛像,高约10米……
“想了解中国石窟以及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云冈石窟是非常好的现场教材。”刘勇说。
云冈石窟开创了中原地区石窟寺雕凿的先河,在中国石窟寺雕塑艺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正因为如此,这座佛教艺术圣地在二十世纪初便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
而在这个石窟中,还藏着一些中日情缘——上个世纪,日本的一些学者就对云冈石窟做了很多考察,包括测绘、摄影等,“当时他们拍了大量的黑白胶片、照片,现在都成为研究云冈石窟必须要看的原始资料了。所以山西历史文化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中日交往平台。”刘勇说道。
如今,云冈石窟仍是中日友好交流的缩影之一,2022年3月,中日合作拍摄的日文版纪录片《云冈石窟——爱和别样的丝绸之路》在日本NHK电视台播出。
一年后的2023年,云冈石窟的发现与研究图片巡展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开展。事实上,早稻田大学学者吉村怜多年来对东亚佛教美术进行相关研究,其中就包括云冈石窟。
也许,还有更多日本民众对这座千年瑰宝充满好奇,“直接去看吧,会很壮观,”刘勇希望越来越多人到云冈亲身感受那份震撼,不过,他也表示,提前对这些历史背景做了功课后,看云冈的心境会有所不同,“不了解的情况下去看是一倍的震撼,了解了之后看是乘以N倍的震撼。”刘勇笑着说。
千挑万选佛光寺
山西给人的震撼还有很多,“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并非夸张之言。“在中国,想穿越到唐代,就去(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想去北魏,就去(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想去金代,就去(山西朔州市)崇福寺;想去辽代,就去(山西朔州市)应县木塔;想去明清时期,就去(山西晋中市)平遥。”刘勇列举可以让人“穿越”到中国各个朝代的山西景点。
而它们碰巧都是《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所以,想要“穿越”到游戏之中的玩家,也能在这些地方愿望成真。
如果要给日本游客推荐一个景点,作为山西达人的刘勇,又会如何选择?谈到这里,刘勇有些犯愁,但在一阵纠结过后,他选择了佛光寺的东大殿。
佛光寺建筑文物纵跨北魏、北齐北朝、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等8个朝代,而东大殿是中国保存等级最高,也是最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殿内保留着唐代塑像、壁画、题记等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四种艺术萃聚于一殿,在实物遗迹中绝对是件奇珍,被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称为“第一国宝”。
“这座建筑可以说改写了中国建筑史。因为我们东方的古建筑主要是木结构为主要支撑原料,而木质结构又容易随着时间腐朽。但东大殿历经1200多年,从古建筑、彩塑、壁画、墨书这些方面看,整体上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刘勇说。
但“只选一个,太‘残忍’了。”于是,刘勇还介绍了一处与日本息息相关的地方——位于吕梁市的玄中寺。
层峦叠嶂,山形如壁。这座位于石壁山上的千年古刹被日本和东南亚视为净土宗祖庭。
北魏医僧昙鸾大师在玄中寺创立了以阿弥陀为信仰的净土宗。而这座本寺,也成为了日本净土宗心目中的祖庭。上世纪周恩来总理推动了玄中寺的复建和修缮,当时日本净土宗的高僧和信众们经常前往玄中寺,参与帮助复建工程。
中日交流的痕迹依然鲜明,就比如“玄中寺的洗手间上,如今还有日文‘御手洗’。”刘勇说道。(完)
作者/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