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质火车票将成历史,消逝的“票根”藏着几代人的回忆

来源:亚省新闻网 1756887258000

近日,不少中国网民发起一波回忆杀,纷纷晒出自己的纸质火车票,因为从10月1日起,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近日,不少中国网民发起一波回忆杀,纷纷晒出自己的纸质火车票,因为从10月1日起,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纸质票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回忆,也见证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

▲纸质火车票。(图片来源:济南《齐鲁晚报》微信公众号)

2024年11月1日起,中国铁路客运开始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不过,为了方便旅客和单位,铁路客运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推行使用期间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于2025年9月30日截止。还有一个月,纸质火车票就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那些旅程中的“独家记忆”和特殊情感却不会随着“票根”一起消失。

有些网民到现在都有收藏纸质火车票的习惯。因为车票不只是一个凭证,它见证了学生时代的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记录着那些青葱的爱情时光;夹杂着春运时归家的急切心情;包含着无数次出差时的忙碌印记……每张车票上的信息里都标注着每个人的“独家记忆”。

在一些人看来,纸质票所承载的内涵是电子票无法比拟的。因此,纸质火车票的退出,也是一个文化符号的告别。

实际上,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数十年来,中国的火车票走过了从卡纸车票、磁介质车票、“刷脸”进出站到电子发票的历程。

车票的形式之变,也是中国铁路的发展之变。从需要手工加注乘坐信息、售票员卖票像“抓中药”,到速度压缩至几十秒的计算机售票,到磁卡票的出现,再到网络订票业务的开通,人们买票、出行愈来愈方便快速。

中国火车票“无纸化”进程从2018年就开始了。2018年11月,海南环岛高铁率先试点铁路电子客票;次年7月,电子客票试点范围扩大,成渝高铁沿线13个车站被纳入其中;2020年6月,电子客票在中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乘客可持有效身份证件“一证通行”。

“无纸票时代”是社会发展下的大势所趋,但一张小小的票根仍有其独特的价值。所以,如果能让人们在享受科技和便利的同时,还可以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一个打印纸质纪念票的服务,为情怀留一片土地,也不失为一种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的方法。

如今,人们手指一点,就可以奔向天南海北。从“纸间”到“指尖”,科技改变了生活,但不变的是,人们对于旅行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故土的眷恋。(完)

责任编辑:卜乐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