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枪支文化”,瑞士为何比美国安全?

来源:解放日报 1659950230000

瑞士犯罪学家马丁·基利亚斯曾表示,该国持枪者大多是军人、射击爱好者和猎人,且主张和平。

美国的“枪支文化”不断引发关注。而在大西洋另一边,有一个欧洲国家同样有着深厚的“枪支文化”,却远不如美国那般常见血色惨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差距?美国能从瑞士学到什么?

武器像芝士一样普遍

瑞士《小武器调查(SAS)》数据显示,每100名美国人就有120支枪,比其他国家民众拥有更多民用枪支。

而在大西洋另一边,说起瑞士的“武器文化”,人们应该不陌生,例如大名鼎鼎的瑞士军刀。因而有评论称,在这个国家,武器像芝士和巧克力一样普遍。

《小武器调查》2007年发现,每100名瑞士人拥有46支枪,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也门。但近十年来,这一数字似乎有所下降。据悉尼大学统计,如今大约每三名瑞士人拥有一支枪。

在瑞士,这种“武器文化”与全民皆兵的传统不无联系。在瑞士,年满18岁的公民有义务服役,退役时配发枪支不予收回,这也意味着不少枪支掌握在专业人员手中。另据瑞士军方公关部主管丹尼尔·雷斯特先前介绍,军方会对参训士兵所使用的弹药进行严格管理。对瑞士士兵来说,连一枚子弹也不能带回家。

  ▲5月30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尤瓦尔迪市的城市广场,人们悼念枪击事件遇害者。新华社发

持枪率高但犯罪率低

尽管有着相似的治理体系和较高的持枪水平,但瑞士和美国社会发生枪击惨案的频率可谓天差地别。美国媒体称,今年以来,美国已发生20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相当于平均每天发生一起以上。而回顾过去20年,瑞士发生过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屈指可数。为什么两者差距如此之大?

在主观层面,瑞士人和美国人的持枪动机不同。在瑞士,不少人持枪是出于保家卫国的理念,以及射击打猎的爱好。瑞士犯罪学家马丁·基利亚斯曾表示,该国持枪者大多是军人、射击爱好者和猎人,且主张和平。

而在美国,有一种瑞士人所没有的观念,即“民众需要持枪来捍卫自由”。“这种意识形态既不属于欧洲人,也不属于瑞士人。”基利亚斯说。

瑞士学者艾琳·齐默尔曼也曾表示,意识形态的不同意味着“瑞士人持枪是因为他们相信政府,而美国人持枪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政府”。

与此同时,瑞士人对武器持有理性态度,主张“负责任的枪支文化”。这意味着他们从年轻时就学会安全使用枪支。

在客观层面,和许多国家一样,严格的枪支管理亦是瑞士鲜见枪击惨案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在2015年巴黎恐袭等事件发生后,欧盟于2017年通过严控枪支的规定。此后,是否与欧盟保持一致,在瑞士引发激烈辩论。尽管瑞士不是欧盟成员,但属于申根区国家。

在这场大辩论中,一边是瑞士议会和政府支持从严控枪,认定需要与欧盟同步,以便确保瑞士与申根区国家之间密切的警务合作和经贸关系。另一边是包括射击协会在内的反对者。他们认定政府的说法“夸大其词”。2019年5月,瑞士公决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民众投票支持更严格的枪械管控举措。

据悉,瑞士对于购枪者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是否存在暴力、危险犯罪记录等。基利亚斯形容,围绕普通公民是否有资格获取枪支所做的背景调查可谓“翔实精确、事无巨细”。

此外,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福利等因素也被视为瑞士鲜见枪击惨案的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枪支未在瑞士成为谋杀他人的凶器,但在推高自杀率,尤其是男性自杀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瑞士能教给美国什么

眼看瑞士在拥有高持枪率的同时保持着低犯罪率,美国步枪协会就曾以此为例,论证“无需严格控枪”。然而,一件又一件惨案表明,枪支泛滥对美国社会造成巨大伤害。

齐默尔曼早在多年前就已问道:“瑞士能教给美国什么?”她指出,多年来,美国加强枪支管控的立法、政策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而领导人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哀悼”。

究其原因,民主、共和两党在控枪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以及利益集团的游说难辞其咎。据彭博社报道,即便是在得州校园枪击惨案发生之后,日渐式微的美国步枪协会在美国政治中仍是一个有力参与者。美国联邦竞选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步枪协会花费超过3000万美元支持特朗普的竞选活动。(完)

责任编辑:刘正然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