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体》开播即爆,它会复制动画版的高开低走吗?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673857671632

近年来“三体热”所体现的,正是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关心和思考全人类的未来,试图以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提供答案。

有生之年,能看到《三体》的影视化作品是很多粉丝近些年来的愿望。杀青两年后,《三体》电视剧版终于迈入开播这一步,并于1月15日晚间台网同步上线。开播不久后,#三体##三体赢麻了#等词条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更火爆的是,该剧上线仅1小时,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就突破了2.5万。《三体》影响力可见一斑。

开播1小时便创纪录,网友评价“忠于原著”

作为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获奖作品,刘慈欣小说《三体》以恢弘的笔触描绘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近年来,《三体》系列小说已被译成多种语言文字版本,在全球出版发行,其影视化进程备受各方关注。

新华网报道,从《三体》首次公布影视化的消息,到与观众见面,已经历时7年。15日晚开播前,刘慈欣还特意在微博发声:“2006年,科幻小说《三体》开始连载,作者同读者一起,经历了一段想象中的未来史,领略了一个虽然可能性很小的但仍然有可能的未来。很高兴如今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再次与大家一起进入《三体》所描述的想象世界。今晚,我们一起见证。”

综合《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这部由杨磊执导的《三体》电视剧历时四年打磨剧本,2020年开拍,历经126天拍摄,无论是中国知名科幻IP的加持,还是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组建的主演阵容,均给该剧的热度加了一把火。该剧讲述了纳米科学家汪淼被警官史强带到联合作战中心,并潜入“科学边界”组织协助调查。众人齐心协力、坚定信念,一起面对即将来临的人类危机。

基于《三体》IP的知名度,外界对于电视剧版《三体》早已抱有极高期待。开播前已有多个微博热搜高挂,腾讯视频打出“中国第一科幻IP首登荧幕”的概念。开播后《三体》在各大平台的热度继续飙升。据腾讯视频官方消息,《三体》上线1小时,站内热度值破2.5万,是腾讯视频开播热度最快破2万的剧集,同时打破了腾讯视频剧集首日热度值记录。

目前来看,社交平台上好评不断。据封面新闻梳理,很多网友的第一印象是该电视剧“忠于原著”。有的网友在看完第一集后,就忍不住评价:“很还原原著,目前没有任何方面拉垮,但是剧和原著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门槛很高,没有原著基础的人容易看不懂还觉得节奏慢。”还有网友留言:“总的来说,从本片使用了大量书中原台词的感觉来看,团队还是相当尊重大刘原著,基本是以还原原著为目的,希望后面几集也能如此,那我会一直追下去。”

       ▲《三体》海报。(图片来自《三体》电视剧微博)

动画版口碑一路下滑 《三体》影视化为何这么难?

把科幻小说《三体》里的故事影像化,是不少粉丝的梦想。《三体》的影视化改编是否能成功更是科幻圈内多年来最热门的讨论之一。

一个多月前的2022年12月10日,《三体》动画在B站开播,也曾在开播之初掀起过一波收视热潮。然而,据上观新闻报道,原本备受期待的大制作口碑一跌再跌。该片共15集,目前已播出6集,B站播放量超过3.2亿,但评分却一路跌至4.8分,超过11万人评分中,33.9%的人打出了1星。

《三体》为何这么难拍?科幻作家陈楸帆曾告诉《财经》杂志:它是一块特别难啃的骨头”,《三体》影视化难点重重,一是故事线很多,时空拉得非常大,跨域多个时代;二是小说有太多抽象的概念,在文学层面上需要读者去脑补。当这些形象具像化后,可能会跟读者脑补的画面有比较大的落差,带来预期的落空。

动画版《三体》真有这么差吗?从评论来看,对动画版《三体》不满的大都是原著粉丝。小说《三体》原著有80万余字,由《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三部曲组成,动画版剧情几乎跳过了第一部,以《三体II:黑暗森林》为主体展开,一上来就是惊心动魄的“古筝行动”。此外,人物建模僵硬,人设、剧情魔改,植入广告无孔不入也饱受诟病。

前有动画版的出师不利,因此,不少观众对真人版《三体》持观望态度。在此之前,已经有一部《三体》电影夭折。同样是刘慈欣所写的《流浪地球》已有成功的电影改编,第二部也成为今年春节档的头号种子选手,反观被誉为最热国产科幻IP的《三体》,有观众给出的最好改编方式却是——“不要拍摄!不要拍摄!不要拍摄!”

“不管评价如何,我们已经在做一件特别科幻的事情”

然而,从大家对《三体》动画版的批评及对《三体》电视剧版目前的好评中不难发现,大家对《三体》影视化成功的期待。

《新华日报》指出,《三体》是亚洲首部获得科幻文学界最高奖雨果奖的作品,它的魅力不在于展开星际宇宙和呈现一个“人类英雄对抗外星人入侵”的好莱坞式故事,更在于其中鲜明的中国气息,和对文明的思考、对人性的刻画。

实际上,《三体》原著所持有的立场,是冷静地站在地球和人类之外,以全新的视野平等看待宇宙间的文明。这种看似超然的态度,闪烁着深邃的哲学思辨。近年来的“三体热”,所体现的正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心和思考全人类的未来,试图以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提供答案。因此,动画版《三体》不该仅仅止步于科幻动作片,它的核心价值更在于内在故事和文化内核。

在动画版口碑不断下滑之际,电视剧版《三体》能否实现文化内核的表现,尚需时日观察。此前,腾讯版《三体》总制片人李尔云曾向外界表示,《三体》这部剧从开发到落地前后总共用了4年多的时间,“我们不知道最后能做成什么样的作品,但我觉得我们已经在做一件特别科幻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继动画、电视剧版《三体》相继出炉以后,《三体》游戏、奈飞(Netflix)出品的《三体》电视剧也备受粉丝期待。(完)

综合新华网、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财经杂志、新华日报、封面新闻、上观新闻

作者/陶思远

责任编辑:陶然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