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影,构成法国人对中国的“初印象”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680769083000

从《风筝》到《夜莺》,中法合拍片凭借较高的艺术水准和鲜明的中国元素,得到外界高度评价,也推动两国文化交流走深走实。

4月5日、6日,中法合拍纪录片《月背之上:太空变革的黎明》和《金丝猴王国:勇者的世界》分别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这并非中法首次合拍纪录片,更远非两国首次合拍影视作品。

从中法上世纪50年代合拍《风筝》,到2010年两国签署《中法电影合拍协议》,再到2014年上映的《夜莺》,中法合拍片凭借较高的艺术水准和鲜明的中国元素,得到外界高度评价,也推动两国文化交流走深走实。

中法合拍纪录片新作开播

近日开播的两部纪录片,均以立体的国际视野,探究生命的智慧与精神,讲述中国广袤的地理母体所孕育的梦想与希望。

  ▲海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供

从自身的初升,到人类的初生,月球一直有一面背对着我们。从前,没有人类的探测器能在上面降落,然而所有这一切在2019年1月3日改变了。“嫦娥四号”,这个以中国古老神话中的月球女神命名的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中国成为首个登陆月球之背的国家。

由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担当出镜主持的《月背之上:太空变革的黎明》,首次从全球视角呈现并理解中国探月活动具有的特别意义以及世界影响,这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首次向国际拍摄团队敞开大门,分享这项科学探索中无与伦比的机遇与挑战。

片中,据嫦娥计划负责人孙泽洲介绍,我国通过遥感探测收集高分辨率图像,最终为月球绘制一张全月图,如果以全分辨率打印,会有足球场那么大。

  ▲海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供

另一部纪录片《金丝猴王国:勇者的世界》,则是中法合拍自然系列纪录片《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的第二部作品。该系列影片的五集节目分别聚焦雪豹、金丝猴、藏羚羊、亚洲象、东北虎五种珍稀野生动物和它们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致力于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在更广泛的国际主流媒体平台。

在《金丝猴王国:勇者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川金丝猴一连串智性与心灵的抉择,感受到古老森林中的精神潜能。旷观全球生态、聚焦中国国宝级野生动物,摄制团队跟随四季更替,在崎岖的山林中捕获到了超近距离、细腻完整的影像记录,一张野性中国、生态中国的画卷也随之徐徐铺开。

此外,4月4日举办的“合拍·以影像为桥”中法合拍纪实影像作品发布会上还同时宣布中法合拍纪录片《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也将于近期与观众见面,中法合拍纪录片《神奇的真菌世界》和中法合拍故事片《熊猫月亮》正在筹备当中。

从《风筝》到《夜莺》,中法合拍片的高光作品

其实,中法两国的影视合作起步很早。《人民日报》报道,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两国就曾合作拍摄了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片《风筝》。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儿童故事片,也是第一部中外合拍片,在中国影视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影片讲述了一只风筝联结中法两国儿童友谊的故事,在法国上映后,观影人次达到86万,并先后在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第十九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被认为是一部“增进了中法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电影。

  ▲《风筝》法国版正式海报

《风筝》之后,中法两国保持着影视合作。从1987年《闺阁情怨》到2002年《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再到2009年《拉贝日记》等,尽管双方合拍的作品不多,但独特的故事呈现手法、高质量的拍摄和制作水平,给当时的电影爱好者留下了深刻观影感受。许多法国人对中国的早期印象,或源于这些电影。

2010年,中法两国签署《中法电影合拍协议》,由此彻底拉开了中法合拍电影浪潮的序幕,这之后众多高质量、高人气的合拍佳片不断涌现,由此中法文化艺术交流步入空前的繁荣期。

2014年上映的《夜莺》在中国拍摄、在法国制作完成,以较高的艺术水准和鲜明的中国元素,得到中法电影界的高度评价。该片在法国放映时间长达5个月,被称为“2014年度在法国最卖座的中小成本文艺片”,还参与了20多个国际电影节,电影版权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电影狼图腾概念主海报。

2015年上映的《狼图腾》,是中法合拍影视作品的又一成功案例。影片由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探讨人、动物、自然之间的关系,用国际视野讲述了一个中国故事,在法国上映时得到广泛赞誉,上映期间观影人次超过120万。《夜莺》《狼图腾》都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中法“合拍”源于文化共通

中法影视合作的“合拍”,源于两国在文化上有不少共通之处。有报道认为,中法两国电影都善于呈现人们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矛盾,两国观众容易对故事产生共鸣。

2019年在法国上映的中国电影《地久天长》,通过几个家庭的故事,展示变迁的中国,被认为“兼具文学性和艺术美感”,“展现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民族特性”。

在法国中国电影节总代表让-克雷蒂安·赛蓓汀-博朗看来,这种尊重其他文化、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的态度,深深根植于中法两国人民心脏,因而能够相互欣赏、相互吸引。

“文化多元化表达,是中法合拍电影的重要原则之一,两国电影人都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赛蓓汀说。(完)

综合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等

责任编辑:卜乐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