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文旅经济,携手共赢未来。9月16日,2023年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掀起壮大文旅产业火热浪潮,全力打造中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实际行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大会上启动了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本次活动以“十‘泉’十美·共建共享”为主题,活动将持续至10月6日。
据了解,本次活动设“文旅融合、共建共享”发展大会、“文旅融合、泉州共建”推介研讨、“文旅融合、泉州共享”系列活动三大板块,包含“十个一”,即一场大会、一套政策、一批项目、一组专业对话、一场文艺展演、一次世遗之旅、一席宋元烟火家宴、一张文旅消费卡、一系列文旅展销、一系列配套活动,寓意着十“泉”十美。
大会启动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活动,发布《泉州市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措施》,并推出泉州“游”礼·7天畅玩卡以及获评国家级、省级称号的系列文旅产品,集中签约39个文旅项目、总金额423.12亿元人民币,聘任首批19名泉州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
▲2023泉州“新闽菜·最闽南”美食节上,众多市民慕名而来,穿梭其中,品尝泉州地道风味美食。(陈起拓摄)
活动期间,市、县两级推出招商推介、旅游线路考察、学术研讨、文艺演出、非遗展、文创展、美食节等丰富多元的子项目。其中,北京时间15日晚,举行《遇见泉州》大型情景文艺演出。16日当天,文旅招商推介、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海洋文明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学术研讨会、“泉州·有礼”文旅消费季等活动纷纷与市民游客见面。中央商务区金花人民广场上同期举办“世遗礼物”精品文创馆、“泉州·有礼”文旅消费季“一县一馆”、“泉州·精品”非遗大师展、“新闽菜·最闽南”美食节等展览活动。(谢曦蔡紫旻/文)
相关链接
泉州下起文旅经济“红包雨”
记者从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文旅经济,近日,泉州市政府出台《泉州市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措施》,聚焦支持文旅企业提质增效、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支持古城业态提升、打造文旅IP、赋能文旅企业等,着力打造全国最具烟火气的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部份激励措施的优惠幅度,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据介绍,《激励措施》有多个新亮点,投资方面,对知名文旅企业来泉开办文旅企业,年度评价优质的旅游企业以及景区、酒店改造提升等给予新的支持。演艺活动方面,对大型演唱会给予全省最高奖励,创新提出奖补各类文旅场所的演出。业态引育方面,对进驻古城的演艺、非遗体验、特色餐饮、当代艺术等给予奖励。同时,对新媒体宣传以及微短剧、综艺节目来泉取景制作给予专门的奖补措施等。
支持文旅企业提质增效
《激励措施》支持文旅企业提质增效。聚焦头部企业、重点企业来泉投资以及高质量酒店、民宿补短板等方面。对“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省制造业民营企业50强”在泉新设文旅企业,租赁、购置商业地产的,分别给予最高100%年租金、首年地方贡献100%的补助。对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进行年度综合评价,给予排名靠前企业奖励并纳入宣传推介重点。对租用国有闲置资产开办文旅项目固投超5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前3年给予一定的租金减免,最高50万元/年。对3A级及以上景区、国内外知名酒店、四星级及以上饭店改造提升固投超100万元的,给予投资额5%、最高100万元奖励。对新评定为五星、四星级旅游饭店,国家、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泉州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国家甲、乙、丙级旅游民宿以及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给予10万元—100万元不等的奖励。
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聚焦大型商演、剧目创作,非遗、戏曲资源保护传承和演艺传播等方面。对在泉文艺演艺公司年营业收入总额首次突破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在非专业演出场馆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单场售票3000人以上的,最高按售票收入的1.9%给予奖励;单场售票1万人以上的,最高按售票收入的2.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1000万元。对编创、运营、引进著名剧目节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对经营小剧场、沉浸式演出等演艺业态,符合一定条件的给予奖励。同时,鼓励国有文博场馆、文艺院团等场所开展文艺演出、文创产品开发,所得收益50%用于增加人员绩效奖励。
支持泉州古城业态提升
聚焦非遗展演、旅游住宿、数字文旅、特色餐饮和购物、当代艺术等业态落户古城,及讲解服务提升等方面。
对国家、省级非遗传承人新开设非遗传习所、展示体验场所,分别给予25万元、10万元奖励;各县(市、区)在泉州古城内设立县域非遗主题展示体验馆,每家补助50万元。
二是泉州特色餐饮美食、青年创客入驻泉州古城,给予1年免租金,第2、3年每年租金减半。组建泉州古城旅游度假区、世界遗产专职宣讲队伍,按考核等级分别给予个人每年1万元—4万元奖励。
打造文旅IP扩大品牌宣传
聚焦“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泉州古城等系列文旅IP品牌培育。对综合评价为文旅IP的项目,给予每个项目5万元—50万元补助,并进行重点推介。鼓励利用新媒体多渠道宣传城市品牌,孵化“大V”,从内容、点击量等多维度给予评价和奖励。以泉州为主取景地的微短剧、综艺节目在央视、省级卫视及知名网络平台播出的,分别按每50分钟给予15万元、10万元补助,最高补助100万元。
赋能文旅企业
聚焦文旅企业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列入市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名单并完成股改,在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挂牌,经福建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上市申报材料获批,成功上市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引进高层管理人员、名厨、名导游等,按年薪分别给予引进人才每年3万元—20万元不等的奖励。鼓励小微文旅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社保补贴;对持有导游证的毕业生,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蔡紫旻/文)
39个文旅项目集中签约
泉州将打造总规模50亿元的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母基金
在9月16日的2023年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泉州39个文旅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423.12亿元(人民币,下同)。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签约文旅项目259个,总金额超1100亿元。会上,24个项目上台签约,包括7个酒店项目、6个旅行社项目、11个文旅基金及其他文旅项目,另有15个项目线下签约。
引入金融活水,赋能泉州文旅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泉州文旅集团与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打造泉州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母基金项目。该母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首期认缴规模20亿元。母基金将广泛布局文旅科技、影视文化、旅游演艺、教育研学、数字文创、医疗康养、新消费、文旅资产并购等方向,设立特色子基金,形成“1+N”模式,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构建规模超百亿的母子基金集群。
目前拟设立子基金包括数字文旅人工智能基金、影视娱乐基金、数字文创基金、新消费基金、元宇宙科技基金、资产并购基金等,力争快速在“文旅+”相关领域获得一线产业资源。
此外,万佳国际(中国茶具城)大酒店、安溪参内珍珠酒店、唐允瓷茶文旅度假酒店、凯悦酒店、希尔顿欢朋酒店等酒店项目成功签约,将进一步提升泉州旅游承载力;磁灶陶瓷文创园、石狮市八卦街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永春县欢乐小镇·艺术田园、泉州八仙过海动物王国乐园、花卉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有望创造一批新的旅游热点。(蔡紫旻/文)
“一县一馆”展示各地风采
16日,“泉州·有礼”文旅消费季“一县一馆”在中央商务区金花人民广场开馆,馆内以县(市、区)为单元,集中展示、展演泉州各县市区的人文历史、各类文化旅游产品以及非遗工艺,成为本届文旅消费季的一大亮点。
本次“一县一馆”集结了12个县(市、区)80多项非遗项目,其中包含泉州花灯、德化瓷烧制、永春香、蟳埔女习俗等1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泉州优品综合展示区,以“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为布展主题,集中展示泉州各县(市、区)最具代表性的优品名品特色。各县(市、区)特色馆力邀各地方知名品牌、名优特产品、文化品牌、非遗工艺入驻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在展馆互动体验区,24位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非遗手艺展演,嘉宾和游客参观时可零距离观看非遗技艺,与非遗传承人探讨非遗相关知识,共享泉州的非遗之美。(高慧子文/图)
泉州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招商手册发布
围绕泉州文旅经济、文旅重点项目进行招商和推介,《泉州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招商手册》16日正式发布。
中国国内文旅产业的专家学者、业界大咖、知名文旅企业负责人、旅行商等齐聚一堂。招商推介会重点推介了一批市场前景广、预期效益好、投资回报高的文旅项目,介绍了泉州丰富的文旅资源和产业优势,让大家了解泉州这片投资兴业热土、创新创业热土、成就梦想热土。同时,《泉州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招商手册》正式发布,该手册全面梳理了泉州文旅资源优势、重点文旅项目、产业政策红利、文旅经济发展前景等。
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经济发展,将文旅经济列入四大经济领域重点推进。出台了系列激励措施,推动泉州获评最佳文旅融合之城、2023全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当前,泉州文旅产业迎来了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大市场加速形成、要素驱动更加多元的重大机遇期,泉州着力打造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享誉世界的海丝多元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盛名全国的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真诚邀请八方宾客来泉州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享文旅发展机遇和红利,共绘新时代新征程中质量生活的新画卷。(殷斯麒/文)
百件非遗工艺大师精品集中亮相
近日,“匠赋——仙云上·烟火里·古今艺”主题展在中央商务区金花人民广场泉州图书馆负一楼拉开序幕,集中展示泉州58位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105件(套)精品,较全面地展示泉州非遗(工艺美术)发展最新成果。
▲泉州金苍绣技艺展示。
展览共分为“仙云上”“烟火里”与“古今艺”三个单元,共展览19个非遗项目,其中15个为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58位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位、省工艺美术大师20位。
“此次展览以‘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泉州风土人文景观为背景,以泉州非遗工艺大师的当代作品为切入点,回溯泉州非遗的起源、经历与发展。泉州非遗的变迁线索,折射着泉州历史上融通陆地与海洋,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繁荣图景,更可看到天地山海之间,匠人们专注、敬业、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呈现泉州在推动非遗手工艺积极融入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方面的成就。”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第一单元“仙云上”,侧重于展出泉州非遗传统渊源中与“半城仙境”有关的作品;第二单元“烟火里”,主要展出非遗工艺中与闽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第三单元“古今艺”,聚焦非遗的未来,展示泉州非遗匠人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做出的努力。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结束。(陈智勇文/图)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