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捉小鸡”比进亚运会?这些亚洲“神仙项目”了解一下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695891354000

杭州亚运会中具有亚洲文化色彩的非奥项目,让根植于民间的传统运动走进赛场,彰显亚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亚运会至今已走过70余年光景。杭州亚运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届亚运会。相较于巴黎奥运会32个运动项目,杭州亚运会设项多达40个,设置了龙舟、卡巴迪、藤球等具有亚洲文化色彩的竞技项目,让根植于民间的传统运动走进赛场,彰显亚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亚运版“老鹰捉小鸡”,怎么玩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卡巴迪是一个陌生的运动项目。了解卡巴迪的人,在介绍它时通常会将其比作高配版“老鹰捉小鸡”,事实上它是一项对抗性非常强的集体运动,也被称为“奔跑的格斗技”。卡巴迪起源于亚洲民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风靡于西亚、南亚一带。

  ▲6月1日,2023全国卡巴迪冠军赛在浙江杭州开赛。(图片来自中新社)

“卡巴迪”是印度语中“抓不到”的意思,比赛规则类似“老鹰捉小鸡”。一场卡巴迪比赛中有两支队伍,比赛开始前双方站在各自半场,攻防次序交替进行。进攻的一方派出一名队员进入对方半场发动攻击,同时需要不间断地喊唱“卡巴迪”,进攻队员触碰一名或多名防守队员并顺利返回己方半场,则被触碰到的队员全部下场,同时进攻队复活相应人数上场(场上最多为7名队员)。反之,如果进攻队员中断喊唱或被对手抓住,未顺利返回己方半场将被罚出场,对方得1分且复活一名队员。

  ▲6月1日,2023全国卡巴迪冠军赛在浙江杭州开赛。(图片来自中新社)

从1990年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起,卡巴迪每一次亮相亚运舞台都引发关注。有网民表示,原以为杭州亚运会卡巴迪比赛很冷门,没想到一票难求。

杭州亚运会卡巴迪项目比赛时间为10月2日至7日,女子项目的决赛于10月7日上午开始,男子项目的金牌则在当天下午产生。

踢毽子+排球=藤球

  ▲9月26日,泰国队选手瓦拉育·占达拉社那在比赛中倒钩扣球。(图片来自新华社)

藤球产生于马来地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藤球类似我国民间的踢花毽子。运动员需要运用脚腕、膝关节等部位同时夹、顶球,不让球落地。藤球跟排球比赛也有些类似,所不同的是以脚代手,所以又叫“脚踢的排球”。

  ▲9月26日,泰国队选手瓦拉育·占达拉社那(左)在比赛中倒钩。(图片来自新华社)

在杭州亚运会藤球赛场,双方选手隔网而立,用脚腕、膝关节等部位击球过网,时而迅猛出击,时而凌空倒钩。“藤球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很古老也很有趣,参与的人们总是充满激情。”马来西亚藤球队选手本·阿达姆·法尔汉说。

杭州亚运会的藤球比赛在浙江金华进行,男女项目的金牌都将于10月7日上午产生。

龙舟:从亚运划向奥运

龙舟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关于龙舟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之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龙舟被列入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比赛项目,在2010年广州第16届亚运会上,龙舟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8月20日,“江宁开发区杯”2023年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暨U系列龙舟赛在南京市江宁区九龙湖公园进行。(无人机照片)(图片来自中新社)

2005年第七届世界运动会上,龙舟首次作为表演项目出现,同年举办的东亚运动会将龙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是龙舟运动第一次进入国际综合性运动会。2007年4月27日,国际龙舟联合会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的正式成员,龙舟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了更广阔的推广平台。东京奥运会上,龙舟被列为表演项目,成为中国龙舟划向奥运会的关键一步。

  ▲8月20日,“江宁开发区杯”2023年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暨U系列龙舟赛在南京市江宁区九龙湖公园进行。(无人机照片)(图片来自中新社)

按照目前国际奥委会的规定,一个项目要被列为奥运会项目,首要前提是必须在至少75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据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非遗传承人、武汉大学特聘研究员郑承志介绍,截至目前,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龙舟运动的官方组织,定期举办龙舟赛事和龙舟运动相关活动。从亚运到奥运,值得期待。

杭州亚运会,龙舟比赛共设男、女12人龙舟200米、500米、1000米6个项目,将分别在10月4日至6日进行决赛。

展现亚洲特色 促进交流互鉴

在杭州亚运会40个大项中,非奥项目共有9个,包含智力项目(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电子竞技)、武道(柔术、克柔术、空手道)、壁球、板球、藤球、卡巴迪、武术、龙舟、棒垒球。

“亚运会非奥项目的选择,充分考虑到不同项目在亚洲各地的普及程度。比如,武术、藤球、板球、柔术、克柔术5个项目分别代表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的区域特色。”杭州亚组委竞赛部部长朱启南表示,这些非奥项目丰富了亚运会的竞赛内容,诠释着亚洲体育多元之美。

  ▲9月2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板球决赛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板球场举行。印度队以116比97胜斯里兰卡队,夺得该项目冠军。(图片来自中新社)

“我们买了好几场板球比赛的门票。板球在印度非常流行,就像乒乓球在中国一样,我们从小就看板球比赛、打板球!”在板球赛场,专程赶来观赛的印度观众巴特拉说。

自2010年广州亚运会起,板球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国际板球理事会拥有108个会员,其中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会员超过20个,亚洲也是板球运动最流行的大洲之一。“早在2005年,我就带队来中国参加比赛,很高兴看到板球运动在中国取得发展。”斯里兰卡体育代表团板球队主教练拉特纳亚克说,希望板球项目能在全世界更多地方流行。

  ▲斯里兰卡选手妮什尚卡·妮拉克希卡·达姆席尔瓦(左)在比赛中。(图片来自中新社)

亚洲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文化多元,历史悠久。亚运如同一扇窗,不仅让活跃在某一地区的特色项目走进大众视野,更让不同文化以体育为媒交流互鉴。

“一直以来,亚运会秉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断吸收新出现、受关注、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项目。”在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看来,这种个性化展示有助于亚运会保持吸引力,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完)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人民日报》、“华舆”客户端、杭州亚运会官方网站等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