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汉学家们开启了学术研究新起点——专访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97451466000

世界汉学中心作为全球汉学家工作的基地,其“母港”的作用正逐渐彰显,吸引力越来越大。

【东西问客户端10月16日电】今年9月,来自不同国家的16位汉学家、翻译家入驻青岛世界汉学中心开展学术研修。其间,他们走进当地多所学校开展以中国教育为主题的调研,感知中国经济建设进程与社会发展变化,领略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在接受“东西问”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世界汉学中心作为全球汉学家工作的基地,其“母港”的作用正逐渐彰显,吸引力越来越大。

   ▲(视频制作 袁理)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东西问”客户端:和今年6月相比,入驻世界汉学中心的汉学家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为此世界汉学中心做了哪些工作?

徐宝锋:汉学家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知识群体,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学习者、爱好者,也是传播者。

以前,他们像一只只小帆船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各地传播中国、研究中国,也在互相交流关于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认识。世界汉学中心成立后,汉学家们终于有了一个“汉学之家”,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一个可以从学术上、工作上、生活上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补给和支撑的大后方。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打造汉学家母港,为汉学家群体驻足中国提供心灵栖息之所。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在汉学数据、学术文献、语言数据库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提供及时、丰富、权威的知识服务,为汉学家、翻译家建构一个全面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打造“共享、创新、开放”的汉学学术生态圈,更好地满足汉学家、翻译家在华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

9月入驻世界汉学中心的16位汉学学者联络和邀约时间非常短,仅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得到了所有人积极的回应。汉学家从之前被动地接受邀请,变成了主动地申请和积极地参与。

“东西问”客户端:成立一年多来,入驻世界汉学中心的汉学家取得了哪些学术成果?

徐宝锋: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和“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动态数据库暨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拓宽东西方文明互鉴的交流渠道。

我们把这个信息网络系统称为世界汉学的“根服务器”。

今年92岁高龄的“罗马尼亚汉学之母”萨安娜(Anna Eva Budura)已经把她毕生的学术档案和学术成果分成两份,一份交到了罗马尼亚国家档案馆,另一份捐赠给了世界汉学中心。

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马克林(Colin Mackerras)已经开始和我们的博士生一起,联合撰写澳大利亚汉学史。

在世界汉学中心入驻期间,受到土耳其汉学家吉来(Giray Fidan)的启发,埃及汉学家、爱资哈尔大学中文系主任阿齐兹(Abdel Aziz Hamdi)终于下决心去翻译他最喜欢但从来不敢动笔的《红楼梦》。上述两位此前从未谋面的汉学家,在青岛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吉来一直以他自己翻译的经历和经验鼓励阿齐兹,叫他拿起笔,把《红楼梦》翻译成阿拉伯语。就在二人分别的前一夜,阿齐兹终于下定决心把《红楼梦》译到阿拉伯世界去。

“东西问”客户端:10月21日至23日,世界汉学中心将承办以“‘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研究”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设置这一议题,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徐宝锋:世界汉学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个新趋势——从以前的西方中心主义,转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建国家从以前弱势的学术地位,逐渐变成了世界汉学与当代中国学重要的学术支点。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此次研讨会将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和世界汉学发展的关系以及汉学学术研究如何在共建国家发挥促进民心相通的作用。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300名学者报名参会,这将是一个全国汉学研究者的大聚会。

10月的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和7月举行的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一道,共同描绘出世界汉学发展的宏观图景,最终构建起融通中外的对话交流机制和汉学学术生态。(完)

记者/崔相光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