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地震已致126人遇难 灾民:救援物资到了,房子塌了慢慢再建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02980398120

目前灾区需要的物资包括发电机、长款棉大衣、安全炉灶燃料、食品、保暖设施、安全防火、女性用品等。“如果送食品过来,最好是清真食品。”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9日13时,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死亡、青海13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据甘肃官方介绍,目前已调集各方救援力量数千人赶赴灾区,并已向灾区调运包括棉帐篷、折叠床、棉被、棉褥、火炉等第一批应急物资。甘肃省州县各级医疗救援队伍共19支386人,救护车99辆抵达临夏州、积石山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12月19日,航拍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受灾现场,部分房屋受损。(无人机照片)(图片来自中新社)

民众自述:“地震时,瓷砖差点砸到我的头上”

“‘轰隆’一声二楼的墙塌了,差点被砸里边。”19日凌晨6时左右,震中附近的吹麻滩镇村民马阿西燕讲述“地震一刻”时说,地震发生时,她顾不上穿衣服,光着脚跑出来,看到散落一地的砖头和玻璃。

“我住10楼,震感十分强烈,晃得人站不住,家具都翻倒在地。”居民王文志身患残疾,地震发生后,他在家人的搀扶下,从楼上撤离。

56岁的李荣平住在一楼,他家楼体开裂,店铺中货物架上的烟酒翻倒在地,杂乱无章,入门能闻到酒瓶破裂后的浓浓酒味。

  ▲12月19日,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商店内瓷碗受地震影响散落一地。(图片来自中新社)

震中距青海省省界最近距离5公里,离震中最近的青海省的乡镇为循化县道帏乡(约12公里)。道帏乡的一家蔬菜水果店内,中新社记者看到,墙体开裂,玻璃破碎,货架上的饮料掉了下来被摔碎。蔬菜水果店43岁的老板斗得加说,“这么强的震感,没有经历过。”

  ▲12月19日,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农家乐厨房墙体瓷砖掉落。(图片来自中新社)

循化县清水乡乡政府所在地的秀缘农家院员工方彤说,“地震后我差点起不来,老板娘喊我们起床。我刚出门,院子里的瓷砖就掉下来了,差点砸到我的头上。”

“我们农家院里的厨房墙上的瓷砖也掉下来了。”方彤说。

专家分析逆冲型地震:震级不是很大,但震动非常强烈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地震震级不是很大,严重破坏区域小,但引起的地面震动非常强烈,造成山体崩塌和滑坡也可能比较严重,这正是逆冲型地震的特点。震中所在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广泛分布逆冲型断裂。这次地震与今年摩洛哥大阿特拉斯山区6.9级地震具有相同特点。

  ▲12月19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街边受损的车辆。(图片来自中新社)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分析认为,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区人口相对密集和时值深夜人处于休息状态来不及躲避等。

此外,甘肃临夏州副州长李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临夏州人口比较多,积石山县大概有二十六七万人,在西北地区算人口较为稠密的。地震专家陈会忠分析称,当地经济较为落后,建筑的抗震强度较弱,没有像东部地区建筑那么强,这几个原因都是造成这次地震有重大伤亡的重要原因。

运-20已抵达甘肃

今天上午9时50分左右,西部战区空军一架运-20从西南某军用机场起飞,运送西部战区应急指挥组赶赴灾区一线,统筹抗震救灾工作。运-20已于11点左右抵达兰州中川机场。

  ▲12月19日9时50分许,西部战区应急指挥组搭乘战区空军一架运-20从西南某军用机场起飞,赶赴灾区一线,统筹抗震救灾工作。(图片来自新华社)

据悉,本次共搭载人员、车辆、物资共计14吨前往救灾一线。

另悉,一架翼龙无人机19日中午12时从四川自贡机场起飞,预计16点20左右抵达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上空,执行应急通讯保障和灾情侦查任务。在飞赴灾区后,该型无人机将开展应急通信保障和灾情侦察等任务,为应急救援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热乎牛肉面开锅,物资陆续送达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常住人口212.41万人(截至2022年底),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

震中距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约68.8公里,距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约32公里,距西宁市约135公里。震中50公里范围内涉及青海省的乡镇共22个。

19日上午,“12.19临夏积石山地震社会救援协调机制”联络人向媒体表示,目前灾区需要的物资包括发电机、长款棉大衣、安全炉灶燃料、食品、保暖设施、安全防火、女性用品等。“目前对过冬物资和生活物资需求比较大,需要棉帐篷、清真食品等,因为气温比较低,棉帐篷才能过夜。而且灾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如果送食品过来,最好是清真食品。”

  ▲12月19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文化广场,“爱心牛肉面”企业为受灾民众分发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图片来自中新网)

“凌晨2时,我们把肉和面拉过来,把拉面师傅们都召集起来,准备了1000斤牛肉、50袋面粉,预计能做5000碗热乎牛肉面。不够再加,大家需要多少我们做多少!”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马忠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寒冷的冬日能吃上热乎的牛肉面,非常感恩。损失点财产不要紧,重要的是家人都平安。”地震重灾区大河家镇居民冶么乃说。

  ▲12月19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救护人员搭建救灾帐篷。(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受灾最严重的大河家镇,甘肃消防总队在10个行政村开展拉网式搜救,截至19日9时30分,累计营救被困人员61人。有些居民被迁移至文化广场统一安置在帐篷中,现场除了矿泉水、方便面等基本物资之外,还有馒头、鸡蛋、羊肉等物资不断送到现场。

“刚出生20天的婴儿和老人安置好,就放心了,塌了的房子慢慢再建。”19日中午,看到搭好的帐篷和救援物资到了,冶么乃悬着的心缓和了。(完)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央视新闻等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