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个象征着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中国传统节日,将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美好祝愿传向世界。
春节将至,联合国也要“过年”了?
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中国春节,开启世界之旅
所谓“联合国假日”,通常分为官方假日和浮动假日两种。逢官方假日,联合国总部不办公,除保安人员等少数必须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均不上班。浮动假日则是为特定人群设立的额外福利,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选择特定“浮动假日”调休。
以2023年为例,联合国共有9个官方假日,包括全球普遍公共假日,比如元旦,以及东道国美国的法定联邦假日;重要宗教节日,比如圣诞节、开斋节和宰牲节,也是联合国的官方假日。浮动假日则包括东正教圣诞节、佛教的“卫塞节”、犹太教的“赎罪日等7个节日。随着联大最新决议通过,春节(农历新年)有望成为联合国的第8个浮动假日。
事实上,在这次联大通过决议之前,联合国总部的中国籍职员以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直在积极推动将春节列入联合国假日。近年来,历任联合国秘书长都曾在春节前发布视频致辞,向中国人民及所有庆祝这一节日的各国民众表达祝福,也表达自己在新一年中的重要愿景。
联合国高官庆贺农历新年,已渐成联合国“传统”。不仅如此,联合国邮政管理处自2010年虎年开始还发行了以“中国农历新年”为主题的生肖邮票。联合国总部内外也会举行各类官方或非官方的春节庆祝活动,被誉为在此工作的华裔和中国籍员工每年最期待的环节。每逢春节,联合国纽约总部都年味儿十足!
▲2023年2月4日,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举办热闹喜庆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图为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郭少春、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潘礼邦(右)出席庆祝活动。(图片来自中新社)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环球同此热闹。事实上,春节早已不只是中国独有的仪式感,更是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不仅如此,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春节作为法定假日,早已拥有了“官方认证”。
在亚洲,新加坡人过春节,会在牛车水倒计时迎新祈福、与家人朋友一起品尝“捞鱼生”等美食;马来西亚在春节前有类似中国“春运”一样的大堵车现象;朝鲜和韩国,人们在春节祭拜祖先、相互祝福,晚辈要给长辈行大礼,还有许多仪式寓意平安度过岁末、迎来新年。
日本冲绳大学地域研究所特别研究员泉川友树说:“过春节是整个东亚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冲绳至今保留着过春节的习俗。得知春节被纳入联合国假日,非常开心。”
亚洲之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加入春节的“朋友圈”。中国农历兔年,美国纽约地标建筑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纷纷点亮“中国红”;瑞士少女峰缆车起始站挂起了兔年装饰和大红灯笼;巴西累西腓市拥有近200年历史的古建筑披上了喜庆的中国春节盛装,各级政府官员和当地民众也积极融入其中,参加春节庙会等庆祝活动,派发红包、分享喜庆……
万象复苏、草木更新。越南、韩国、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早已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并在当地形成了颇具特色和规模的庆祝方式。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回应说,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当地时间2023年1月29日,法国职业足球联盟又一次迎来“中国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与法国欧塞尔足球俱乐部共同举办“中国日”活动,庆祝癸卯兔年春节。(图片来自中新社)
“中国时间”向世界发出“春的邀约”
自古以来,春节就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圆的渴望。回家过年,更是很多人忙碌了一年的最大期盼。这份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对祝福、祥和、感恩等精神价值的追求,其实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情结。
早在2006年,春节民俗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大使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可以说,这是春节能触动人心的内涵所在,也是春节能被全世界接纳的情感基础。
春节,寓意春天的开始,饱含着人们对万象更新的期盼。在龙年春节快要到来之际,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中华优秀传统年文化与当今世界一场向暖而行的双向奔赴,也是一个促进东西方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良好开始。
在这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美好日子,中国将向世界发出“春的邀约”。(完)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