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杂着土味、魔性的网络流行文化,正成为文化出海的“流量密码”。
回顾2023年,这一年着实令人陶醉。其中,“土味文化”不仅在国内引起热议,更是传到了海外,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论是令人扶额苦笑的土味文学、回忆中的东北大花,还是引起海内外大咖争相模仿的“科目三”挑战,一波又一波夹杂着土味、魔性的网络流行文化,正成为文化出海的“流量密码”。
外国人也爱“霸道总裁爱上我”
▲Reelshort官网界面。(ReelShort网页截图)
前段时间,一款名为ReelShort的国产App在欧美爆火。其为一款微短剧App,所谓微短剧就是以各种爽文为剧本,单集时长2分钟左右,一般有50~100集的剧集。ReelShort将国内抖音和快手上成功运行的微短剧模式引入海外,吸引了国外用户的目光。
在此之前,中国的霸总文学早已成功进入海外市场,拥有大量粉丝。据《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行业在2022年实现总营收317.8亿元,其中海外营收达40.63亿元。截至10月,起点国际(WebNovel)已翻译上线约3600部中国网络小说作品,覆盖20多种语言。
在过去几年的出海产品中,中国网络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从东南亚到欧美,再到欧洲非英语市场的逐步拓展。从都市言情到复仇重生,从悬疑爱情再到系统穿越等等,这些国内读者熟悉的网络小说类型,同样牢牢吸引着外国读者的眼球。在世界范围内,可谓“凡通网络处,皆有网文读者”。
更为重要的是,受中国网文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海外年轻人开始涉足网络文学写作,仅起点国际这一网络文学平台,已经培养了约40万名海外网络作家,且以爆发式增长的速度增加。中国网文出海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出售版权,而是进入输出中国网文写作模式和世界观的新阶段。来自东南亚、北美、欧洲、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作者,正通过阅读《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全职高手》、《天道图书馆》等网络小说,认识中国。
“东北大花”成为时尚新潮流
▲12月6日,游客身着大花袄在黑龙江中国雪乡风景区内合影。近日,大花棉袄、大花桌布等纷纷亮相在雪乡的街道上,“花红柳绿”的东北大花成为流行元素。(图片来自中新社)
而在今年冬季,一股东北大花风潮席卷而来,成为时尚界的焦点。这股潮流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儿时家里的被子、枕巾、喝水杯、洗脸盆等,都有它的身影。如今,东北大花摇身一变,成为了大众追捧的时尚,并在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喜爱。起初,一位网络博主穿着各式东北大花服装在世界各地旅行,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目光,他们对这种穿搭感到新奇,纷纷表示“so beautiful(真漂亮)”,也有不少人表示想要尝试这样的服饰。在博主的引领下,世界各地出现了一系列东北大花的时尚街头秀。
在东北大花崭露头角之前,军大衣已经成为时尚圈的宠儿,不仅国内明星纷纷穿上,而且在国际时尚秀场上也频频亮相。
这场潮流的传播让许多网友感慨:“我们儿时的回忆回来了,而且变得更加‘洋气’了!”实际上,东北大花的流行并非只是在“潮”的层面上更进一步,更是体现了人们看待世界、对待文化的态度和眼光的转变。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引入更广泛的国际舞台,人们既不会过于激动,也不会对此过于敏感。这背后展现出国人对审美的包容和心态的成熟——我们乐意与世界分享自身的服装文化,同时也欢迎全球各地的人们将中国服饰穿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真正的美是各美其美,这才是美好共存的真正体现。
这也代表了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以正确的方式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对于文化传播到异国他乡而引发的某些“误读”,人们无需害怕,因为这正是文化开始交流、融合的标志。或许,在国外街头欣赏东北大花的外国友人并不完全理解它的深层含义,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被“看见”、被“使用”。事实上,文化飘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必然会引起一些差异和误解,这正是文化交流、融通的起点。
不会跳“科目三”那你就out了
▲图为“阿凡提”号地铁专列上的快闪活动中,舞蹈演员跳起火爆网络的“科目三”舞蹈。(图片来自中新社)
说到“东北大花”就不得不提到最近火爆网络的“科目三”舞蹈了。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网友身着东北大花服装,扭腰摆胯,看似要崴又迅速回正的脚踝,不断变换动作的手部动作。这样的视频内容迅速吸引了网友们的目光,并模仿起来。
“科目三”不是个新产物,人们已难以追溯其原始出处和名字来源。“发源于广西地区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五花八门的说法中为数不多的统一且准确的信息。不过,“考据难”并不妨碍其最近走红,尤其是在某餐饮品牌部分门店就餐店员可提供跳“科目三”服务后,其热度更是持续攀升。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科目三”作为一种来自中国的时尚符号,在海外掀起了一阵模仿热潮。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的舞者们在跳完《天鹅湖》后,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跳起了“科目三”;在体育舞蹈大奖赛上,包括拉丁舞世界冠军在内的多名舞者激情演绎“科目三”,让“科目三”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凭借强烈的律动感和劲爆的音乐,这种颇具观赏性的“非主流”文化让海外网友感受到了跳舞时的快乐、潇洒和热情。有国外网友称,当地年轻人随时随地跳起“科目三”,或是在大街上即兴起舞,或是编排成校庆节目。
目前,“科目三”这一标签在某海外社交平台的浏览量超过三亿,关联二十多万条相关创作。在这种“墙内开花墙外也香”的趋势下,很多外国人跳“科目三”的视频在国内流传,进一步助推其在国内持续升温,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科目三”火爆全球社交网络,乍看之下,传播数据令人惊讶,实质上并未脱离爆款内容的传播逻辑。回看近几年的文化出海成果,不难看出,土味文化已经成为一大潮流。除了“科目三”和其背景音乐《一笑江湖》,《我姓石》、“恐龙扛狼”、黑桃A等短视频“神曲”也曾在海外走红,作为土味音乐的代表,打破了文化隔阂的同时,带去了来自中国的网络流行文化热潮。
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出海应以高雅的内容为主,保持一定格调,但人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相比于厚重、有质感的主流文化,短小精悍的土味文化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更为如鱼得水。土味文化出海,靠的是强大的文化自信。在主流文化以艺术经典和历史遗产为代表的同时,土味文化展现了一种富有烟火气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文化形成了有趣的互补。在文化出海中,“土”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方式。最终,文化出海的成功在于内容的实质,而非过程。只要能够深入人心,文化就能够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综合中新网、工人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