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灯会首次“出海”,目前在法国巴黎风情园内,造型各异的“龙”图腾、《山海经》中的瑞兽奇珍等构成的华灯共同创造了一个神话奇境。
豫园灯会近些年又热闹地回归年轻人视野,那些骑坐父辈肩头看灯彩的童年记忆在当下翻涌出不同人生况味。走马观灯,瞬间被盘踞夜空的游龙引入神话奇境,只待热闹祥和的鼎沸人声唤醒。今年时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上海豫园灯会首次“出海”,目前在法国巴黎风情园内,造型各异的“龙”图腾、《山海经》中的瑞兽奇珍等构成的华灯共同创造了一个神话奇境。众多青年为法国豫园灯会设计了奇思妙想的海报,尤其是上海小囡们在创作之余总能交杂出童年五彩斑斓的光影。
平衡中外想象
画一条中国元素不显著的龙
“我对豫园灯会的记忆离不开家人团聚,印象最深的是骑在爸爸肩膀上看各式各样成排的灯笼,挂在头顶非常好看。”土生土长的00后上海小囡沈家玺记得小时候喜欢缠着家人带去城隍庙玩。如今再看豫园灯会,她发现做工越来越精细的花灯、内容越发丰富的灯会主题、新颖大气的用色、不断创新的造型,都让豫园灯会摆脱了传统民俗活动的刻板印象,让更多年轻人蜂拥而至。
▲“豫园2024灯会海外版海报设计”单元一等奖作品《燈·龙鱼》。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就读于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她凭借作品《燈·龙鱼》,斩获“重塑经典链接世界”2023老字号出海创意设计大赛“豫园2024灯会海外版海报设计”单元一等奖,在她的畅想中,一条色彩斑斓的龙鱼游到了法国豫园灯会现场,而它将参与其中,展现中华美学的绚烂多彩。海报定格了龙鱼俯冲而下的动作,正是它自上而下进入灯会的瞬间。
这固然不是来自沈家玺童年见过的任何龙灯,而是运用浅色的冷暖对比虚构出龙鱼形象,虚实结合体现了神话生物的奇幻与美妙。“在我的认知里,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的生肖,中国龙是一种带着幻想色彩的神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我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阅读神话故事等方法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她便想着用更易理解的形式表现,并没有使用一目了然的中国元素,而是凭想象描绘了一条具有中式“神韵”的龙鱼,“除了第一时间抓住灵感,还要适当换位思考,平衡好自己想画的内容和别人想看的内容。”
▲法国巴黎豫园灯会现场。
中国龙多内涵
通过不同作品传递特有年味
在沈家玺的指导老师杨艳看来,为法国豫园灯会设计海报,其重点就是要考虑不仅仅在传统龙的造型上做文章,“灯会中龙的造型与色彩要和国际接轨,我们在讨论方案的过程中想到了简化传统龙的造型概念,特别是减少了中国龙造型的‘图案’元素,仅保留了龙的外形特征。”她介绍,国内外都有关于龙的传说,但主要在形态特征、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三方面有着区别,比如从形态上说,中国龙通常被描述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整体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和融合的特点。而相比之下,外国龙通常被描述为有类似美洲狮的身体、两只巨大的蝙蝠翅膀或者羽翼、四条腿和一个有些像马的头,更加强调龙的飞行能力和动物特性。从象征意义来说,中国龙在文化中通常带有褒义色彩,被视为吉祥、力量和神秘的象征,因此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显著地位,各民族都有着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
▲法国豫园灯会现场。
杨艳表示,中国龙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与中国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文化形式紧密相连。例如,龙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一种重要的装饰纹样,代表着皇权和神权。此外,龙还被用来象征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而外国龙则较少与当地的文化形式相融合,其文化内涵相对单一,“设计稿之前,我们经过了资料收集工作,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调查发现,我们只想保留中国龙的造型基础,利用色彩与线条增加它的现代感,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作为80后,杨艳也记得小时候骑在爸爸肩膀上看豫园灯会的温馨场景,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两年也是带着孩子去看豫园灯会,“造型越来越精致,场景越来越大,展期也越来越长,一些灯甚至能动起来,带有神话故事的主题能与人产生共鸣,我想这种热闹正是一种烟火气和人情味,今年我依旧会如约感受上海特有的年味。”
谈及龙年来临之前的龙元素设计热潮,杨艳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国内平面设计越做越好,无论是设计大师还是众多学生,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特点,不重复。”她强调正是艺术作品的唯一性,才让每件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她同时饶有兴趣地推荐参观不久前刚开展的第十五届国际少儿生肖绘画作品展,孩子们围绕龙年创作的作品,其稚嫩表现手法也有值得成年人学习的地方。
生活中处处有龙
明确主体方向让设计更出彩
▲“豫园2024灯会海外版海报设计”单元三等奖作品《“扇”观山海》。
在同单元的三等奖作品《“扇”观山海》中,撑满海报画幅的扇子成为云龙的醒目背景,作者姚媛取扇字与“善”谐音之故,试图寓意“与人为善”,“扇文化作为我国古老文化的一种延续,其一有风雅之意,赏灯会本身就是一种风雅行为,‘善’也恰好符合这次灯会的游园主题,诠释中华民族包容善良的优良品质。”姚媛目前是上海理工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大三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龙主题相关设计,比如以剪纸、糖画、工艺品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她的心目中,对龙的认识向来是从一而终的,“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龙的影子,所以如何让自己的设计出彩便成了这次海报设计面临的问题之一。”
“最快速了解龙知识的方法是翻阅文献和观摩他人画作。”姚媛在翻阅了《山海经》等志怪集后,选择云龙作为海报设计的主体,取云龙风调雨顺的祥瑞象征。她决定倾向于中国传统特征,不过要在传统定义上加以改变,于是呈现了通体蓝绿色的云龙,继以明艳的红色做点缀,尽显中国特色。“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新意,其次是精致度,粗制滥造的东西一定不会有好表现,而且比如像海报之类大面积且有一定集聚度的载体,会让人感觉到震撼。明确一个主体,以此为方向深入,才能做出很好的作品。”参赛获奖,让她了解市场的同时,也更明确自己的定位,“这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