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脱胎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其表达的对个体独立、父子关系、天地人伦等精神和价值观是普世的,能够引起海外观众的认可和情感共鸣。
还记得去年夏天那部金戈铁马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下称《封神》)吗?气势如虹地揽下超过26亿元票房,并收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大奖后,这部历时十年筹备,438天拍摄、有1.5万人次演员试镜的神话史诗大片正迈向世界。继在澳洲和北美陆续上映收获不俗口碑,2月10日和11日(龙年大年初一、初二),《封神》在法国超过140家影院同步上映,共放映近500场次,以中文原声(法语字幕)原汁原味讲述的中国神话故事获得了大多数法国观众的喜爱,不少场次一票难求。
从《英雄》到《卧虎藏龙》,再到《封神》,中国电影如何才能“征服”更多海外观众?
首先是精良的制作。《封神》的场景之美,凝聚了制作团队十年的心血。从每一个视觉细节到整体美感,都凝聚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深深热爱和敬仰。电影中大量采用中国著名古建筑作为背景参考,使其充满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制作团队在人物形象和服装设计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使得每个角色的出场都让人海外观众眼前一亮。
另外,《封神》的电影字幕翻译得恰当地道,能够准确地在法国当地的语境下传达电影台词想表达的意思。有海外华人网友称,在法国看了很多华语电影,《封神》的翻译是最地道的。据称,当地发行商为了力求为当地观众呈现最原汁原味的中国神话大片,尤其是让法国观众更容易了解中国故事,字幕翻译经历了12次修改,听说媒体点映完收集了意见后还改了最后一次。
再则,《封神》虽然脱胎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奇幻的生物和超大规模的战斗确保了电影的宏大场面,但并没有减弱两个多小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尤其电影所表达的对个体独立、父子关系、天地人伦等精神和价值观是普世的,能够引起海外观众的认可和情感共鸣。导演乌尔善就曾表示,封神的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集体创作演变至今,其中有些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已经过时,电影要重新用当代的视角去追溯、提炼和再表达,用最先进的技术去表达,才能符合世界观众的期待。法国观众表示可以完全理解这部电影的内容和意义,也能看出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特别是年轻观众在观影后纷纷表示,这部影片甚至比“漫威”电影还要精彩。可以说,《封神》在翻译精当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凭借其当代视角的神话故事,减少了对外输出中的“文化折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