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柔软一半坚韧,西方视野里“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09866697371

身在海外的中国女性不仅向西方展示了独特的“东方魅力”,又给外国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孩子的严母,父母的孝女,丈夫的贤内助,家里的厨神,职场上踏实努力、阳光自信的都市丽人……这些构成了我们身边熟悉的“她”——无论属于哪个年龄段,都一如既往热爱生活;无论身陷何种艰辛,都坚韧独立的中国女性。

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为身边的“她”庆祝之余,你是否知道身在海外的中国女性都展示了怎样的“东方魅力”,又给外国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走向“海”那边的中国女性

在中国的每个历史阶段,女性的贡献都从未缺失。在中国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女性,更多以勤恳节俭、忍辱负重、顺从沉默的形象出现。

直到20世纪,随着社会进步,中国女性的形象也开始变化。她们不再是被压迫者,而成为了独立、担当、敢于创新、热情的代表,这一形象也让西方年轻人对中国充满向往。到如今,随着国家实力大幅跃升,“中国女性”已树立起有志向、受过高等教育、国际流动性强的新形象。她们摒弃了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随着出国留学的大门打开,在西方的大学课堂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女性的身影,她们才华横溢、自信、擅于表达与深入思考,证明了近几十年来中国对女性教育的巨大进步,也证明了中国女性正在成为东西文化的传播者,为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其中之一便是坐拥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伦敦张踩铃”。留学伦敦并定居于此的张踩铃,用颇具喜感的东北口音和妙趣横生的打油诗勾勒出一个欢乐的跨国家庭。时常与她“斗智斗勇”的加拿大婆婆、沉迷中国文化的外国老公,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生动且鲜活的形象。从铁岭到伦敦,张踩铃既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也将中国文化带向世界。

▲2018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场边,佩戴各种优雅帽饰的女性观众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图片来自中新社)

“东方魅力”:温柔且坚韧

当“闪闪发光”的中国女性走在西方街头,她们的自信、温柔、坚韧,不仅是“东方魅力”的代表,更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

谈起中国女性,巴西巴中经贸交流中心项目的咨询总监费德里克·佩雷斯对自己的中国合伙人方激表示非常赞赏。“我眼中的她总是那么阳光、自信,她的孝顺尤其令我感动”。佩雷斯说,方激在巴西奋斗近30年,从独自带着两个女儿在异国他乡艰难创业,到投资开办医疗教学设备公司,建立个人品牌。她取得的成就与她作为中国女性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巴勒斯坦—中国友好协会理事会成员叶海亚也曾表示,他很羡慕那些娶了中国太太的朋友们,“他们做生意能发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娶了中国太太。”在他看来,中国女性不仅有生意头脑,还有神奇的“旺夫运”。

能独当一面,也能顾家守室。来自美国的尼古拉斯·泰勒便有一位美丽的中国太太。“我对中国女性的印象是非常亲和、温柔,而且厨艺一流。”在他看来,美国女性和中国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但美国女性在空闲时更多的是休闲娱乐,而中国女性不仅在外努力工作,持家也很在行,会花很多时间给家人做饭。他表示,当初妻子就是用中国美食征服了他的胃。

▲3月8日,印尼苏拉威西岛,拥有数千名女性员工的中资企业德龙工业园向全体女性员工送上“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节日祝福。图为表彰大会上的女员工。(图片来自中新社)

“她”们是“最温柔的力量”

对任何国家、任何种族而言,女性都是最温柔、最浪漫的力量,她们真实、包容、富有亲和力的特质可以跨越语言、跨越距离。女性形象也是一个国家发展面貌与精神气质的绝佳体现。

中国媒体曾完成了对一位平凡女性的对比照:2010年,彝族年轻母亲巴木玉布木背着厚重行囊、抱着孩子在江西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画面被记者拍下,被称为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十余年后,媒体在四川大凉山找到了巴木玉布木,她已不需要带着孩子出去打工,她家已经脱贫、盖了新房,三个孩子正在读书,照片中她在阳光下的灿烂笑容与十多年前照片上的疲倦、茫然形成鲜明对比。

对西方而言,他们在巴木玉布木的脸上看到了中国女性最直观、最深入人心的形象。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独立,拥有崭新的生活和精神上的自信,“她”们代表了世界上“最温柔的力量”。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提到春节档热映的影片《热辣滚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该影片讲述了女主人公乐莹通过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成长、蜕变的故事,与广大网友产生共鸣,也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如今这部影片已在西方上映,“中国女性”再次带着她独有的力量走向世界。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舞台上,“她们”的身影都将闪烁,绽放“最温柔的力量”。(完)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法国欧洲时报等

责任编辑:谷雨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