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与戛纳的“双向奔赴”,不只为《狗阵》和彭于晏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16886858000

在第7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不少中国影片获得了来自海内外观众的认可和褒奖,迎来一个又一个“闪耀时刻”。

近日,吸引全球电影人目光的第7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期间,不少中国电影人赶赴法国,参与了这个盛大的“电影派对”,展示当代中国电影的风貌。

在流淌的字里行间、交织的光影荧幕里,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故事”获得了来自海内外观众的认可和褒奖,迎来一个又一个“闪耀时刻”。

他们,在蔚蓝海岸讲“中国故事”

今年多部中国作品入围戛纳电影节,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近年来华语片在国际舞台上最亮眼的一次。

在主竞赛单元揭晓“金棕榈”大奖归属前,“一种关注”单元率先颁奖。由管虎执导,彭于晏、佟丽娅领衔主演的电影《狗阵》获得了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奖,这也是戛纳历史上中国电影第二次拿到“一种关注”单元的最高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狗阵》中特别出演的导演贾樟柯,这次还携影片《风流一代》重回戛纳主竞赛单元,这也是他第六次入围这个全球最重要的电影节。两位第六代导演在戛纳巧合相遇,各自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现了华语电影的魅力。

电影《风流一代》在戛纳首映结束后获得一片赞誉,集合各国影评人的《银幕》场刊打出2.6的均分,在主竞赛单元中排名前列。《好莱坞报道者》称,“贾樟柯用过去积累的大量素材,配上中国传统音乐和流行乐,以及一些无声电影手法,重组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感人故事,描绘了中国的变化和人物的成长”。

“带着影片回到国际视野,还是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还是需要通过电影分享给更多人。”贾樟柯说。

▲《狗阵》剧照(图片来自官方微博)

45年,戛纳与中国电影之缘

戛纳作为欧洲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一直都以兼收并蓄和开放著称,并把发掘世界各国优秀电影、推荐富有天赋的电影人视为己任。

在法国东方语言学院任教的中国电影史专家鲁西阿·普卢登提诺表示,自戛纳国际电影节1939年诞生以来,法国人一直期待在蔚蓝海岸看到中国电影的身影,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1979年戛纳才真正迎来首部中国佳作:谢铁骊导演的《早春二月》,“虽然那是1963年拍摄的作品,但它标志着中国的新时期,也预示着戛纳电影节开始与中国电影展开紧密的合作。”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和电影人来到戛纳,从第五代的张艺谋、陈凯歌和他们的《菊豆》《霸王别姬》,到第六代的贾樟柯、娄烨大作《任逍遥》《紫蝴蝶》,一直到近年来的刁亦男、毕赣、魏书钧等新生代导演,都用他们的新作在戛纳让世界看见了中国电影的潜力、希望和精彩。

戛纳方面也一直偏爱邀请中国电影人担任评委,巩俐、姜文、王家卫、张曼玉、章子怡等都借此机会与世界同行进行交流,探索电影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此外,戛纳也一直和中国电影官方机构、中国各家电影节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几乎每年都会在戛纳举办“中国电影之夜”等主题活动,并把入围戛纳的各国佳作送往上海、平遥等中国电影节进行展映,让中国影迷第一时间感受到戛纳的魅力。

▲《风流一代》剧照(图片来自官方微博)

中法一甲子,共赴“电影之路”

目光回到本届戛纳的舞台上,除了有《风流一代》和《狗阵》这两部竞赛片共赴盛会,在非竞赛展映单元以及鼓励新人的“短片和基石”单元,都能看到华语电影的身影。

陈可辛导演与章子怡合作的话题电影《酱园弄》、古天乐领衔主演的动作大片《九龙城寨之围城》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在“午夜展映”单元亮相的港式动作片《九龙城寨之围城》,收获了全场长达十分钟之久的掌声。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耶里·福茂曾在记者会上表示,电影节团队很享受“中国这样一个主要的电影国家重返各大放映单元的满足感。”

回顾202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约550亿元,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通过戛纳国际电影节这扇窗口,中国电影行业也正在将优秀国产片推向世界。

在戛纳设立的“中国电影联合展台”,《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白蛇·浮生》《走走停停》《人生大事》《爱情神话》等180余部优秀中国电影作品被集中推介,吸引众多前来咨询交流的业界嘉宾与海外同行。

电影节期间,多个中外电影交流活动也同步展开。在中外电影合作交流会上,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电影人相互取经,就进一步加强电影国际合作展开讨论;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戛纳推介会上,北影节组委会向全世界爱电影的朋友发出邀请,期待明年春天在北京相会。

今年恰逢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戛纳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见证了两国在电影产业和文化层面的广泛交流,让更多西方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也让中国影迷通过这个窗口,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与文化。(完)

综合中新网、环球时报、中工网、扬子晚报等

责任编辑:谷雨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