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China Travel”成为海外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在各项入境利好条件下,不少外国游客开启了他们的中国之旅。
【东西问客户端7月2日电】“到处都能见到外国人的身影。”
“身边的景点都是外国游客。”
“出门一趟碰到三个问路的外国人。”
你是不是也注意到身边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今年以来,在各项入境利好条件下,不少外国游客开启了“说走就走”的中国之旅。无论是城市街头、乡村步道,还是古建深巷、海滨长廊,都能看到许多国际面孔。他们在中国欣赏自然风光、体验文化风情,感受中国地大物博的独特魅力,并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这些中国景点,“长”满了“外国特种兵”
2024年以来,“China Travel”成为海外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很多外国博主在平台上发布视频,展示自己的“中国之旅”。其中,“高铁游”和“文博游”尤受欢迎。不少中国网友感叹,身边的著名景点都“长满了外国人”。
从携程入境游提供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外国游客“游中国”更加青睐于探访小众城市,参观各个特色景点、体验多元的民俗文化。其中,去天水吃麻辣烫、到贵州看村超、穿汉服“打卡”故宫等都受到热烈欢迎。为此,不少旅游社特意开设了专为外国游客打造的旅游产品,如重走丝绸之路、西藏线路等,报名人数持续火爆。
▲外国游客的中国足迹。(东西问客户端制图)
今年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一群法国小朋友在端午节期间来到中国进行了7天4城的“特种兵之旅”。在屈原故里宜昌,他们体验了编五彩绳、包粽子、划龙舟等端午民俗活动,通过亲自动手,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法国的露溪莉安是第一次过端午节,包粽子的活动让她觉得格外有意思。
在天坛祈年殿前,来自新加坡的陈先生一家正在“网红打卡地”拍照留念。他们计划在中国旅行两周,北京是第一站,之后他们还计划前往西安和上海。陈先生表示,参观故宫和颐和园后,那里的景色让他很受震撼,也让他更加期待去西安看兵马俑,“这将是一场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之旅。”他说。
此外,中国各个景点还能看到许多来自北美、欧洲等地的旅行商。在河北秦皇岛,俄罗斯的7家旅行社组团来到中国“踩点”,并结合当地特色设计了多个旅游项目。不久前,新西兰知名旅行社、航空公司等也组成“踩点团”,游览了北京、上海、湖北等多个城市。新西兰旅游经纪人表示,对新西兰游客来说,如果能真正去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探索这个美丽的地方,会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东西问客户端制图)
外国人的“中国探险记”,只需要一部手机
在“China Travel”话题中,很多外国博主“游中国”的视频标题都提到了中国和他们想象得完全不一样。YouTube平台上,来自澳大利亚的博主“josie lifts things”发布“中国不是我所期望的那样……”系列视频,播放量近300万次。点开每条视频,内容都是她对于中国基础设施、交通服务、支付方式的震惊和称赞。亲身来中国旅游,让她打破了此前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
▲YouTube平台上,“China Travel”话题下的外国人游中国相关视频。(图片来自YouTube截图)
“这太疯狂了”“简直难以置信”“让人意想不到”……初到广州的英国克里斯一家接连发出这样的惊叹。起因是他们一家五口来中国旅游,但由于语言不通、手机没有网络,因此在凌晨的广州开启“深夜漫游”。“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在周五的凌晨会是这样的安静和安全。”克里斯表示,即使在凌晨时分仍然有人想要主动帮助他们,中国安全的环境让他感到不真实。
此外,支付便利也是不少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之一。不少外国游客感叹,“在中国出门竟然只需要带一部手机”。爱尔兰夫妇“Two Mad Explorers”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被这里便利的支付方式所震惊,他们表示,这里的一切都可以用手机解决或者用手机支付,这让他们特意准备的现金都没用上,“中国是我初印象最好的国家之一,这里太方便了,只需要支付宝我们就可以去任何地方”。
不仅如此,许多中国APP还提供多语种服务。第二次来到中国的泰国籍游客Joe惊讶地发现,中国的许多APP不仅支持英语服务,甚至还提供泰语功能,这让他能够更加自如地探索中国各地。在上海街头,同样随处可见国际化的标志,无论是路标还是地铁站都有非常全面的英文标识。当“josie lifts things”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看到巨大的SEPHORA和Adidas招牌时,她兴奋地叫出了声。
在线“催更”!让更多“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旅游是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窗口。接踵而至的外国游客推开了这扇窗,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中国与世界相知、相交。“无论你对中国有什么看法,不如先看看这个国家什么样,听听中国人在想什么”,他们用视频记录在中国行走的点滴,向大洋彼岸的家乡展示不一样的中国,也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来自挪威的金发小伙克里斯曾在中国旅居一年,并学得了一手中餐手艺。回到挪威后,他以“在中国待久了后的老外回国日常”为主题,发布了制作中国美食、介绍中国典故、写对联等视频,收获众多点赞。不仅如此,他还与家人共同发起“七日中餐挑战”,将中国美食文化带到挪威。“通过这个挑战,爸爸和三弟都学会了用筷子。”克里斯说,他的家人也对中国美食赞不绝口。、
▲抖音博主“老外克里斯”的视频主页。(图片来自抖音截图)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远嫁浙江丽水的非洲女孩露丝和丈夫一起录制了很多有趣的农村生活视频,展现出中乌两国文化的融合;在温州一家国际医院工作的毛里求斯医生苏玛为两国医学事业做出显著贡献,无数毛里求斯网友都希望通过她的视频了解更多中国信息……他们的视频下,多的是“催更”的外国粉丝,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在从爱上“中国故事”而逐渐认识、亲近中国。
在海外社交平台,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怀有局限、刻板的固有印象,而这些视频则打开了他们看待中国的新视角。外国游客镜头下所展示的中国,不仅能够消弭东西方之间的距离感,打破文化壁垒,同时也能够增强西方用户对视频内容的信服度,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踏上“中国之旅”。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免签政策的逐步开放下,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外国友人能够踏上华夏大地,感受千年文明,将中国文化的魅力传向世界各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