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哈~川菜征服了谁的胃?

来源:汉学佳 1734060639668

近日,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四川德阳召开,以“让世界爱上川菜”为主题,会议+展览+赛事+产业对接+美食交流,让无数“好吃嘴”欢欣雀跃。

绵竹米粉、调元红烧肉、藤椒牛肉……近日,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四川德阳召开,以“让世界爱上川菜”为主题,会议+展览+赛事+产业对接+美食交流,让无数“好吃嘴”欢欣雀跃。

“我昨天来到德阳,吃了绵竹米粉。在巴基斯坦,米粉和炒面是中餐馆里最受欢迎的菜。”在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来自巴基斯坦的Alam说。

▲四川省成都市一家川菜馆推出的全回锅肉宴。(图片来自中新社)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川菜的味、川菜的韵,一千零一夜都说不完。你可别小看了“吃”这件事,它不光是“吃货们”的专属,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在人类社会的交往中,食物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满足我们生理需求的基本元素,更是文化与习俗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食物,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信仰和生活方式。汉学家对“吃”也都很有研究。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最爱吃的就是川菜。他的妻子水世芳曾评价道:“他不是外国人!从我们认识到他临终,他没有一天断过练习中国书法。他最爱吃四川菜,他实在是个中国人。”还有英国青年汉学家施笛闻,他与妻子长居成都,“为什么选成都呢?很多朋友都说成都是个很好玩的地方。去了以后发现特别好吃,我很喜欢川菜……”空闲时,施笛闻还会用抖音学习做川菜,最拿手的当属啤酒鸭和啤酒鸡。

▲成都一火锅店推出的牛油火锅。(图片来自中新社)

本次川菜大会上还发布了《川菜产业国际化发展报告(2024年)》,其中一组数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境外中餐门店已有70余万家,市场规模约3万亿元,门店遍布18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餐可谓是美食界的“顶流”。所以单单说川菜还不够,在中餐界,汉学家也会变身美食家。

俄罗斯汉学家罗季奥诺夫认为,中餐非常好吃,中国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如果要给我的一位朋友或亲人解释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字,我一定会选择‘吃’。民以食为天,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法国汉学家白乐桑也非常喜欢中国菜,在他看来,第一次吃中国菜就会马上喜欢上它,这对法国人来说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谈及中国的饮食,白乐桑说,“饮食,或者说吃饭这种行为,是一种身份认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行为,一种社会行为。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独有的、重要的文化点。”

综合四川在线、中新社、《南方都市报》、《光明日报》等

责任编辑:江江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