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中国大妈”的牛蓉,以她精湛的顶碗技巧,在NBA中场休息时间成为了焦点,每次出场费高达5000美元。
2025年NBA全明星新秀挑战赛中场休息,中国表演艺术家牛蓉(Red Panda)骑独轮车、头顶瓷碗的绝技引爆全场欢呼。这是她扎根NBA中场秀的第32年。
从太原到NBA
在篮球的世界里,NBA无疑是顶尖的舞台。而在这座舞台上,不仅有飞天遁地的灌篮高手和精准无比的三分射手,还有一位来自中国的表演者以其精湛的技艺成为了最受瞩目的中场秀表演者之一,她就是牛蓉,其表演被美国媒体盛赞为“篮球界的中场表演巅峰”。
▲2025年2月14日,美国旧金山,2025NBA全明星新秀挑战赛:中国表演艺术家牛蓉亮相。(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自1993年起,牛蓉作为中场秀嘉宾已为30支NBA球队带来了高空顶碗杂技的震撼演出,这一历程甚至超越了姚明和易建联在NBA的职业生涯长度。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牛蓉的家乡——山西太原。
太原市桃园二巷,太原市歌舞杂技团的所在地,也是牛蓉出生和长大的地方。牛蓉出生于太原的一个杂技世家,父母都是杂技演员,“小时候也练习过翻跟头和倒立,但是当时练习的效果不太好,最后父母帮我选择了练习高车踢碗。”7岁时,牛蓉就开始练习用脚将盘子甩到空中,以锻炼腿部力量。
10岁,牛蓉正式进入艺术学校开始训练,经过严格的体能训练和各种高难度技巧的学习磨练,12岁时就成为职业杂技演员。14岁时,她加入了全国一流杂技团——上海杂技团,此后,她跟随杂技团的步伐全球巡演,足迹遍及亚洲、欧洲与非洲。
16岁时,牛蓉随团来到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在埃利奇花园表演了三个月,在这里,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美国观众的反应非常热烈,哪怕我出了错,有失误,他们仍然很热情。”几年后,当牛蓉再次赴美表演时,佛罗里达州迪士尼的工作人员找到牛蓉,邀请她做园区的常驻表演者。牛蓉接受了这个邀请,开始了在美国的表演生涯。
用5分钟征服NBA
在美国的日子里,牛蓉凭借一辆独轮车和一摞白瓷碗,从佛罗里达州的迪士尼乐园一路骑行至旧金山,足迹遍布唐人街,她的杂技艺术在美国大地绽放异彩。两次在迪士尼和唐人街的精彩演出后,牛蓉接到了NBA的邀请。
1993年感恩节前夕,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牛蓉兴奋不已,她受邀前往洛杉矶快船队主场进行中场表演。
▲2017年11月27日,NBA常规赛期间的表演。(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在那五分钟的表演时间里,牛蓉稳健地顶起了四只碗,每一次成功都引发了观众席上的热烈掌声,随着难度的提升,掌声愈发雷动,最终当她成功顶起第四只碗时,观众的欢呼声几乎掀翻了场馆的屋顶。
这场表演让牛蓉在NBA一战成名,她的杂技艺术成为了中场秀的亮点,吸引了众多球队的青睐。牛蓉给自己取了一个英文艺名“Red Panda”,“red红色是最能代表中国的颜色,panda熊猫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动物,读起来也很顺口。”随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Red Panda成为了NBA中场秀的明星,许多球迷甚至特意选择观看有她表演的场次,就连莫兰特等NBA球星也为之驻足惊叹。美国媒体赞誉她为“这个星球上最好的NBA半场表演”,她的演出甚至被融入了热门篮球游戏《NBA2k24》中。
牛蓉的杂技艺术不仅为她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更让她成为了“按分钟计费的人”。在她的职业生涯巅峰时期,每五分钟的表演收入高达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万元,这对于任何一位表演艺术家来说都是极为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她的表演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从东方到西方的文化使者
牛蓉的杂技艺术不仅为她带来了经济上的丰厚回报,更赢得了赛事主办方由衷的尊重。美国达勒姆的棒球队也曾邀请过牛蓉表演节目,为确保她的安全,不惜在昂贵的球场草坪上铺设胶合地板供其表演。
2018年,当牛蓉在旧金山机场不慎遗失独轮车时,勇士队特意为她定制了一辆昂贵的专属独轮车,这份情谊让牛蓉深感温暖。“我当时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情谊,特别暖心。”
“我们一致认为,Red Panda应该进篮球名人堂!”2024年4月,美国体育频道ESPN的节目主持人巴勃罗·托雷联合多位前职业篮球教练和体育媒体记者,在一档节目中共同提议将牛蓉列入篮球名人堂名单,这是对她艺术成就的极高认可。
▲2025年2月14日,美国旧金山,2025NBA全明星新秀挑战赛:中国表演艺术家牛蓉亮相。(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在海外奋斗多年,牛蓉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尤其是山西的醋和面食,让她魂牵梦绕。她渴望回到那片养育她的土地,更希望能在家乡奉献一场精彩的表演。“我离开山西时,那里还没有自己的职业篮球队,如果未来有机会,能在山西的舞台上表演,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牛蓉满怀期待地说。
牛蓉,一位身兼杂技艺术家与文化使者双重身份的杰出人物,她以中国传统杂技为媒介,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让全球观众得以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她的引领下,古老而精湛的杂技艺术跨越重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与喜爱。
综合山西日报、羊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