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昊:围棋绝不是比拼背AI棋谱的运动

来源:“东西问”微信公众号 1742170162589

“如果失去思考,AI只会把人类变成一种机器。”

“如果失去思考,AI只会把人类变成一种机器。”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15日在成都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希望年轻一代棋手既可以利用AI去探索围棋的奥妙,同时在学习AI的过程中不失去自己对人类、对围棋的思考。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15日在成都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图片来自中新社)

2016年3月15日,经过近5个小时的比拼,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这场世界瞩目的围棋人机大战以人类1:4不敌人工智能收官。9年后的今天,Deepseek、腾讯“元宝”等各类AI火爆出圈,AI同样深入到人类棋手训练、比赛的方方面面。

  ▲2016年3月15日,谷歌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终以4比1胜韩国职业棋手李世石九段。图为赛后观战棋手讨论。(图片来自中新社)

从AlphaGo到DeepSeek,AI究竟对围棋带来了哪些影响?在谈AI之前,常昊先感叹围棋之“难”。正因为围棋的“难”,长期以来,人类对围棋的变化、认识知之甚少。而AI的出现,让人类可以去探索更广阔的围棋的奥妙。“就像我们探索宇宙一样。从这个角度,AI是帮助我们了解更多围棋复杂变化的助手。”

同时,常昊指出,AI出现后,棋手对围棋艺术,以及棋风的探索正在减弱。“AI出现后,人类棋手的布局变得非常雷同,可能前几十手下得都差不多,有时甚至下得一模一样。”常昊说,因为AI的出现,让围棋开始有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

  ▲2024年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图为观众与机器人下围棋。(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常昊看来,以前围棋高手有自己对围棋的认识,自己的风格,这在布局上体现得非常鲜明。比如武宫正树是宇宙流,小林光一酷爱实地,聂卫平大局观非常好。“在我开始学棋,尤其是布局的时候,几乎是没有标准的。当时的棋手更多的是将自己对围棋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映射在棋盘上。”

常昊认为,即使AI出现,围棋也绝不是仅仅去比拼谁的记忆力好,谁背AI棋谱多的运动。棋手需要将对人生、围棋的思考融入日常训练和比赛中,知道每一步棋背后的逻辑性。“因为只有更多的思考,才有更好的进步与提高。”(完)

记者/贺劭清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