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逛展变干饭,这些博物馆专治“饿”人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44193931762

逛博物馆的标配不再是耳机解说器,而是餐巾纸和筷子。

你敢信?博物馆里居然能开席!

社交平台上爆火的探店vlog最近有点变化——博主们举着自拍杆不是在火锅店,而是穿梭在摆满千年菜谱的展柜前。逛博物馆的标配不再是耳机解说器,而是餐巾纸和筷子。历史老师没讲明白的饮食流变,在这里用味觉直接解码。

别急着擦口水,这四座“能吃的文化宝库”正在重新定义文旅边界。

唐山宴:一座能吃的博物馆

▲唐山宴。(图片来自中新社)

嘡、嘡、嘡——“来客咧,稀罕你来!”随着清脆的锣鸣和呔腔呔韵的招呼声,唐山宴的大门打开,顾客陆续涌入。熙熙攘攘的人群、鳞次栉比的摊位、琳琅满目的美食……眼前是一条“烟火”升腾的街巷。

坐落于河北唐山,唐山宴是中国首家饮食文化博物馆也是第一家以餐饮为主的室内超级文旅综合体。4万平方米的空间里,150余种唐山风味构筑起立体的城市记忆。

一楼为民俗文化美食体验街区,分为“五街两巷一河一世界”,涵盖百余种极具地域风味的特色小吃和10余种非遗传承人美食;二楼分为民俗老物件展区、百姓府邸民俗院落、燕山书院、祈福长廊、撒欢儿乐园、遥记图书馆,八旗贝勒爷宫廷火锅七大区域;三楼为精品中餐、小山西洋餐……

以“宴”冠名,不仅是美食之宴,也是文化之宴。为免除顾客“只埋头吃饭”的枯燥,唐山宴还搭建了“梨园戏台”,成立专门的小剧团,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冀东文艺三枝花”每天演出。同时,增加了汉服馆、文创市集等文化场景。一位北京游客在打开唐山宴后感叹:“抱着探索的心情来,结果被震撼到了!每样东西都好吃,真的吃不过来。”

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听完解说就点菜

▲游客参观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图片来自中新社)

江南四月春光无限,樱杏桃梨次第开,西湖景区迎来了最美时刻,毗邻西湖的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则再次成为游客中的“顶流”。

杭帮菜博物馆内设有十个展区、陈列着3000多道菜肴,梳理了上至良渚文化时期,及秦、汉、三国、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阶段,下至民国和当代的杭帮菜传承、发展的脉络。精致的西湖醋鱼、美味的龙井虾仁、口感丰富的东坡肉……小到家常菜大到满汉全席,300多组菜肴以模型和历史文物的形态被纷次展出,逼真地还原了各时期的“杭帮菜”。

值得一提的是,杭帮菜博物馆是集杭帮美食文化展示、互动体验、餐饮品尝于一体,是可看、可玩、可学、可品的博物馆。在馆里参观看饿了怎么办?“这在杭帮菜博物馆是最不用担心的事,参观完展馆以后,有最正宗的杭帮菜在等着你。”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

清明节期间,来自上海的大学生陈昕在杭帮菜博物馆了解了“叫花鸡”的故事。她发现,这道菜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还是曾经出现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美味。“看饿了,马上预约开吃!感觉这里品尝的每一口菜都是城市文化切片。”陈昕在参观完博物馆后立马预约了博物馆内的餐厅,主打一个听完解说就点菜。

成都川菜博物馆:逛完厨艺next level

▲水煮鱼。(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从成都市区驱车50分钟左右,便可抵达川菜博物馆。一进门,满是川西民居建筑构成的新派古典园林风光。以川菜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内包括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茗休闲馆、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川菜原料展示区等多个区域。

在这里,你可以沉浸式了解川菜的发展和演变,体验豆瓣传统制作工艺,亲自参与“翻、晒、露”的过程;还能品尝到许多四川经典小吃,例如钟水饺、赖汤圆、叶儿粑……

更特别的是,博物馆内有一处“厨房”,整齐地摆放着厨具和各式调料。据工作人员介绍,游客可以在“厨房”向大厨学习如何做川菜。“包括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川菜名菜都可以学习。川菜博物馆以传承和弘扬川菜文化为己任,在馆内除了用眼和耳之外,还可以用口和鼻参观,让游客通过看川菜、吃川菜、学习做川菜,全方位感受川菜文化的无穷魅力。”

中国泡菜博物馆:与苏东坡一道品尝泡菜

早在7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华夏先民就开始培育并种植蔬菜。在漫长的实践中,勤劳的远古先民用盐将蔬菜通过渍或腌的方式把生鲜蔬菜保藏起来,称之为“菹”,这种腌渍菜就是泡菜的雏形。《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言,“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意思是贤惠的妻子在家中做好泡菜,用来在寒冬时期,没有新鲜蔬菜的时候食用。可见泡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在我们的普通家庭中流传开来。

四川省眉山市是文豪苏轼的故乡,也是“中国泡菜之乡”,在这里坐落着国内首家以泡菜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中国泡菜博物馆。据记载,苏东坡曾以“一碗白饭、一碟白盐、一碗白萝卜”的“三白饭”闻名,其中的盐渍萝卜便是泡菜的雏形。苏东坡当年不仅喜食泡菜,还亲手制作泡菜。为纪念这位文学巨匠,眉山泡菜也被称为“东坡泡菜”。

一进入博物馆,就会有浓郁的泡菜香气扑鼻而来,各式各样的泡菜展品琳琅满目。为介绍泡菜文化,博物馆内还运用投影式电子翻书、电子触屏等多媒体技术,载入各种生动活泼的泡菜信息画面,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名人与泡菜、饮食与泡菜的密切关联。此外,博物馆还曾举办过“研学进行时”等活动,可以亲自体验制作泡菜的乐趣。

心动不如行动,下次假期一起去打卡美食博物馆吧!

参考新华社、中新社、浙江在线、中国网、《光明日报》等内容资料

责任编辑:江江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