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泼水节的两种方法,你选文泼还是武泼?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44709006233

近年来,泼水节在网络“破圈”,吸引众多明星及海内外游客参与。“泼水”为何会成为一种节日?“泼”水的时候又有哪些讲究呢?

当谷雨的雷公在江南屋檐擂响小鼓之前,傣家竹楼的泼水声已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第一次来到西双版纳的英国博主Lee对傣家人的热情似乎有些招架不住,他浑身湿透地说:“下次泼水节我一定还要来,只不过我会提前穿上泳裤!”

近年来,泼水节在网络“破圈”,吸引众多明星及海内外游客参与。今年4月13日至15日,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的泼水节如约而至。

“泼水”为何会成为一种节日?“泼”水的时候又有哪些讲究呢?今天,就来解答你的这些疑问。

  ▲4月12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泼水狂欢节正式启幕,游客和当地民众一起泼水狂欢,互送祝福。(图片来自中新社)

什么是泼水节?

据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授龙晓燕介绍,泼水节是佛教节日,追根溯源,是佛教发源地古印度历法中的新年。

在云南,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等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都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村村寨寨以寺庙为中心,举行系列丰富的仪式和活动。

以西双版纳州傣族村寨为例,泼水节一般持续3至4天。第一天为送旧,类似于农历除夕,家家大扫除,置办年货,准备送旧迎新。第二天的主要活动是泼水,相互祝福吉祥如意;第三天举行拜年、泼水、堆沙、浴佛、滴水等活动。

  ▲4月12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泼水狂欢节正式启幕。(图片来自中新社)

“泼”水的时候有哪些讲究?

泼水分文(小)泼和武(大)泼两种:文泼是对长者的泼水方式,被泼时不能走开。泼水者口念祝词,用橄榄枝在一盆清水里蘸上一下,轻轻地向长者的头上、身上洒几滴,或舀一勺清水,拉开老人的衣领,从背部倒进去;武泼则无固定形式,用脸盆、水桶装水直接泼向任何人,或头上,或脸上,或全身。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赶摆”,穿上漂亮的衣服到集市出售或购买各种传统食品,举行丢包、放高升、划龙舟等庆祝活动;邀请其他村寨、其他民族的朋友前来过节、请客吃饭,家家户户高朋满座。

龙晓燕介绍说:“泼水节是神圣的宗教仪式和世俗的狂欢活动相结合的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积极行善、尊老爱幼、民族团结等多种文化内涵。”

  ▲4月12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在泼水节期间举行民族文化巡演,向市民和游客展示当地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图片来自中新社)

泼水节怎么放假?

这几天,云南多地均处在泼水节假期。但各地放假时间不尽相同。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放假时间是4月14日(周一)至16日(周三),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则是4月10日(周四)至13日(周日)放假,共4天。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4月14日(周一)和15日(周二)放假2天。

节日期间,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节庆文化通过短视频快速、广泛传播后,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活动愈加丰富、盛大。

云南多个县市都打造了泼水广场、每年制定泼水节日程,安排赛龙舟、中外大赶摆(商贸活动)、音乐会等活动。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傣族园景区,每天都会开展泼水狂欢,游客一年四季都能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此外,各地还创新性地增加新的活动内容,如西双版纳州万人齐放孔明灯、德宏州芒市点灯祈福、临沧市耿马县取水活动、普洱市孟连县神鱼节等。在当地与游客的双向需求下,泼水节逐渐呈现出商品化、制度化、世俗化以及跨民族的特点。

  ▲当地时间4月12日晚,泰国政府在曼谷王家田广场正式启动“2025玛哈世界泼水节”庆祝活动。图为活动中巡游的主题花车。(图片来自中新社)

泰国的泼水节有什么不一样?

泰国传统新春“宋干节”,也叫“泰国泼水节”,与中国傣族泼水节类似。

龙晓燕介绍,随着佛教从印度经斯里兰卡往中南半岛地区传播,泼水节成为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中国云南、印度阿萨姆等南传佛教地区共享的节庆,部分地区人民认为这一天是佛陀诞生(得道、涅槃)之日,因此有“泼水节”“宋干节”“浴佛节”“佛诞节”等多种称呼,旨在祛除邪恶,迎接新年。

  ▲2023年4月14日至16日,柬埔寨金边丰富多彩的“宋干节”系列庆新年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中新社资料图片)

因为共享南传佛教信仰与文化,中国云南与泰国、缅甸、老挝历史上有密切联系。随着交往的进一步加深,作为文化符号的泼水节,既是这个区域人民的重要情感链接,也是互相学习借鉴以及彼此竞争的对象,各个国家官方和民间都力图通过节日传统与创新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当地时间12日晚,泰国总理佩通坦在“2025玛哈世界泼水节”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泼水节活动融合了泰国软实力、科技与创意,有助于提升游客体验、推动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展现了泰国承办国际节庆活动的综合能力。

据泰国国家旅游局预计,2025年泰国泼水节期间将带动旅游收入超过265亿泰铢。其中国际游客约47.6万人次,创收约73.2亿泰铢;国内游客约440万人次,带动消费约192.4亿泰铢。泰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一传统节庆活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节庆品牌。

在泰国北部地区,当地诸多泰人祖籍是西双版纳州,他们中的一些代表每年都会受邀参加西双版纳州泼水节活动,西双版纳州的傣族也会应邀前往泰北过节,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借鉴,将对方的文化和活动吸收到本地的节日组织和活动中,不断创新、优化、改良。

虽然许多人参加节日活动最初可能只是追求有趣和狂欢,并不理解其文化精髓及其植根的自然、人文背景。但是,人与人的接触是文化理解的第一步,通过节日活动的参与,可增进了解、消除偏见、产生联结,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完)

参考中新社、新华网、《中国民族报》等资料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