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听起来像是玩梗,说到底更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传播,更是河北人对家乡的自豪与热爱。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话,最近似乎成为了河北人的KPI。
从哈尔滨到上海,从西安到香港,甚至是澳大利亚校园、韩国街头、法国凯旋门、意大利比萨斜塔前……都有人带着这句标语,在世界各地打卡。
世界那么大,全是河北的广告位
“不管工作日在哪儿,周末必须到河北。”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河北人打卡世界的“任务清单”。南北方通吃,国内国外通用,河北人把“小广告”贴到了世界各地。
没有花哨的视觉包装,也不靠炫技的广告语,一面蓝色的旗帜配上响亮的slogan,高频刷新了河北的出镜率。别人出去旅游,不是打卡热门景点,就是排队网红餐厅;河北人出去旅行,火急火燎找到当地最火的地标,下一步小旗一掏,口号一喊,对着镜头就来上这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打卡地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去不了;截至目前,被河北人席卷的地方数都数不过来。从内蒙古到三亚,从韩国到澳洲,甚至潜入需要氧气瓶的深海,都没能阻止河北人打卡的步伐——连氧气都快用完了,小旗还要举起来。
▲图片来自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最新消息是河北人已经入侵到演唱会。在看鸟叔的演唱会,反客为主,宣传周末去河北;在看汪苏泷的演唱会,台下举的,不是支持哥哥,而是周末去河北;在许嵩演唱会上,被随机点到的幸运粉丝,好巧不巧是个石家庄人……
一时之间,“周末到河北”出现“人传人”现象,身处五大洲四大洋的游客纷纷在全球各景点前举起一面蓝色小旗打卡留念。
举小旗的河北人,比热搜还懂流量密码
在社交媒体上,“周末到河北”成为流量密码。河北人以各种方式展示这句宣传语,以雪山为背景,站在马背上拉开“周末到河北”的横幅,该视频收获了85万点赞。在抖音上,“周末到河北”词条的点击量已经达到130亿次,仅一个周末就新增了5亿次。
河北文旅也紧跟热度。今年3月,河北文旅在全国省级文旅厅抖音账号中粉丝数排名第四,落后于河南、四川、山东。而现在,河北文旅已升至第三,粉丝量突破207万,直逼“文旅老大哥”四川。
如果追根溯源,这场“出圈”并不偶然。实际上,这句口号在多年前就已提出,河北官方一直将其作为文旅品牌大力推广。起初,这句话只在为河北主要客源地的北京和天津广泛宣传。后来,这句朗朗上口的“11字箴言”被印上了多条高铁列车,迅速走红大江南北,也激发了全民的“二创”热情。
都说最早发明这句宣传语的人绝对是人才。仅靠一句话,就让河北文旅成功把自己变成了文旅界“悍匪”。
▲图片来自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别低估一句顺口溜的传播力
从天水麻辣烫到淄博烧烤,因为一碗美食引发的文旅热潮,近年来轮番上演。本以为前两年淄博烧烤已经足够火爆了,没想到只是预热,游客们抱着错峰旅游的心态涌进淄博,没想到现场仍然是“一桌难求”。
这边游客们正忙着“进淄赶烤”,那边“南方小土豆”已经开始勇闯哈尔滨了。刚过去的冬季,哈尔滨抓住“冰雪经济”的机遇,放大冰雪特色文旅效应,以冰雪大世界为核心,瞄准南方游客,并提供了一系列沉浸式的东北文旅体验,让哈尔滨一跃成为网红城市,就连本地人都直呼,“尔滨,你变了”。
“生存一分钟,快乐60秒”。去年夏天,天津市狮子林桥成为网友口中的“8A级网红景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只为亲眼见证“跳水大爷”们的专业实力。大爷们的乐观幽默,让向往闲暇、追求松弛感的年轻人产生了共鸣。
此外,还有不少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上香”的年轻人,纷纷涌入各地寺庙,相约一场沉浸式的“佛系”出游,其中以杭州灵隐寺的网络人气最高,是万千古刹里的“顶流”;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推出的“梦幻西游季”主题活动,因融入大量中国文化,被大家称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主题乐园,火爆“出圈”……
从“跳水大爷”到“淄博烧烤”,从“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到“全网为一碗麻辣烫奔赴甘肃”,流量时代从不缺热点,但像河北这样靠一句口号、靠一面小旗“征服世界”的,确实少见。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听起来像是玩梗,说到底更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传播,更是河北人对家乡的自豪与热爱。
毕竟,谁能拒绝一个随时能举旗喊话、还自带笑点的省份?(完)
参考每日经济新闻、保定晚报、光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