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屏幕到社交话题,微短剧正悄然融入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
“离婚逆袭”引爆北美,中国短剧杀疯了。
谁能想到,近日一部成本不到20万美元的短剧《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在北美掀起了一场“复仇”狂欢。凭借“被出轨→逆袭→继承亿万家产”的经典爽文套路,这部剧狂揽3500万美元票房,收益超170倍,让无数海外观众熬夜追更,直呼“上头”。
而这只是中国短剧出海浪潮的冰山一角——DataEye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有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更夸张的是,截至3月,海外市场上的中国短剧APP已增至237款,同比去年增长近4倍。
中国短剧为何让外国人欲罢不能?“中式爽点”背后藏着什么魔力?
女人,你逃不出“霸总”的手掌心
2022年8月,中文在线海外子公司Crazy Maple Studio(枫叶互动)推出了一款名为ReelShort的短剧App。凭借每集1-2分钟的“超浓缩”真人剧集,这款App在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下载量一度超越TikTok,夺得娱乐榜第一的宝座。
▲ReelShort官网界面。(ReelShort网页截图)
点开ReelShort,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命中注定禁忌的阿尔法》《一个隐秘继承亿万财产的女人》《致命的诱惑》......
再看剧情,更是将“爽文套路”发挥到极致:
少女为救亲生母亲,替继妹嫁给了名声不佳的纨绔子弟,结果发现这个看似吊儿郎当的丈夫,竟然是隐形亿万富翁……
一个家庭贫困的灰姑娘女孩,找到了入赘豪门的父亲借钱,结果碰到了恶毒的继母,强迫她嫁给黑社会家族入狱的儿子……
被丈夫迫害丢入地牢,家产被夺的富家千金一步步走上逆袭复仇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由中国团队制作的“霸总”“逆袭”“甜宠”类短剧,在评论区也掀起了催更热潮——“太好看了”“快更新”“下一集什么时候播”成了高频留言。剧中欧美面孔的演员、流利的英文台词,加上豪门恩怨、出轨背叛、婆媳大战、N角恋爱、霸道总裁等熟悉配方,再混搭一些“狼人”“吸血鬼”等西方元素,玛丽苏的魅力,外国人也无法抵抗。
“欧美片场”,咱上海也有
如此熟悉的剧情套路,让人不禁好奇:火遍海外的短剧都是谁在做?
从目前海外短剧内容来看,一部分平台采用国内短剧“译制”出海,另一部分则保留了中国微短剧的内核,中外共创剧本,采用海外演员。许多短剧制作团队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在题材选择、演员阵容和拍摄场景上进行本土化适配。
“目前,海外独立制作短剧的团队规模都比较小,大部分以留学生为主”,上海凡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融资及海外事业部总监梁洪兰介绍,“一些国外主流影视院校的留学生,承接了很多出海短剧的制作业务。”
▲ReelShort官网界面。(ReelShort网页截图)
近年来,随着微短剧的兴起,不仅横店热闹非凡,还出现了许多“竖店”。在上海,许多影视摄制基地、片场悄然变身,通过技术和服务优势,吸引剧组来沪拍摄短剧。
在上海嘉定南翔,就出现了一个专供微短剧取景拍摄的欧美片场。其总面积超2万平方米,建筑外观虽不大起眼,但一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打开片场室内的照明灯,眼前是一个摆着黑白电视机、老式缝纫机的年代场景;继续往前,推开另一扇门,又是一间摆着复古留声机、钢琴,有着壁炉、吊灯和整面书架的“欧美风”房间……
片场总经理杨志东的“野心”就是拍摄出海微短剧,用外国剧本、外国演员、外语台词,播给外国观众看。“在海外拍摄的优点是演员群体比较丰富,缺点是拍摄成本较高”。杨志东说,他把目光聚焦上海,试图以差异化路径撕开海外短剧的新切口。
它像小说,却没有小说的灵魂?
关于短剧这件事儿,大家其实一直众说纷纭。
今年发布的《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截至2024年9月,主打免费模式的红果短剧,日活用户已突破5000万,月活用户达1.4亿。从手机屏幕到社交话题,微短剧正悄然融入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大家偏好短剧?答案离不开“碎片化生活”这一关键词。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高压快节奏已是生活常态,想要静下心来读一本书、追一部剧,反而成了一种“奢侈”。“看书十分钟,刷手机两小时”“不开倍速根本看不下去”成为许多人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背景下,短剧应运而生,也迅速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浙江横店,一位影视工作者使用竖屏监视器导戏。(图片来自中新社)
而在内容方面,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章文颖表示,“短剧能够满足观众多方面的欲望投射、白日梦想象和情感共鸣。”
对女性观众而言,浪漫爱情故事,尤其是跨越阶层、义无反顾的双向奔赴,能够给观众在现实生活之外营造一个“纯爱乐园”的乌托邦想象,以补偿现实生活的平淡。对男性观众来说,帅气、多金、多情、大权在握又怜香惜玉的形象能满足他们侠骨柔情的英雄情结。
不过,市面上的短剧千千万,但它们又大抵面目相似,都是一些“爆点”的结合,包括穿越、重生、复仇、霸总等。连缀成完整剧情,就是网友所总结的:霸道总裁爱上我、英雄救美反被救、欲擒故纵谈恋爱、绑架案中见真情……
有学者认为,一部优秀的剧集分量常常可以等同于一部经典小说,有着完整流畅的整体结构,“保存着对世界、对生活个别、殊异的感受和看法”,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而短剧没有。它的“完整”只是一系列“爆点”的集合,正如日本学者东浩纪所描述的,故事的编制形式只是“将宏大数据库所提供的虚拟碎片串联起来”。
此外,微短剧的有限时长,也必然决定了它要极尽压缩,必须砍删掉所有暧昧、矛盾、复杂、模糊的情节,所有的一切都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这是“二极管”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浅薄”的思维方式。
不论如何,短剧能够进入主流市场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风格,它体现着观众欣赏习惯的变化。随着媒介形式的不断演进,内容消费方式也在悄然转变。至于短剧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综合《新民晚报》《解放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