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炬被高高举起,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传递仪式,更是向世界展示文化、友谊、团结的重要窗口。
火种采集成功!
7月26日,世界运动会历史迎来重要时刻——首次火炬传递在成都、德阳、眉山三地6个点位举行。120名火炬手手握火炬“竹梦”,昂首阔步,穿越古老遗址、走过现代地标,一路点亮千年文明,讲述这束火焰背后的“逐梦”故事。
从这里点燃第一束火焰
回望经典体育赛事,除了运动场上紧张窒息的竞技比拼,火炬传递同样深入人心。一场火炬传递,不是简单的仪式表演,而是在火炬手的接力中,传承发扬体育精神,激发健康活力,传递和平发展的价值追求。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众神处盗走火种,为人类带来了光明智慧,成为古代奥运会开幕式燃烧圣火的由来。现代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始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亚运会火炬传递仪式则首次出现在1982年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开幕式上。
不过火炬传递仪式并非所有赛事都有,通常只用于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如奥运会、亚运会等,从而增加赛前曝光度,提升全球参与感。部分单项赛事,如世界杯、超级碗等,即便影响力大,也并未设置火炬传递,因为其重点在比赛本身,而不是“全民联动”。
从1981年美国圣克拉拉,到2025年中国成都,今年是世运会历史上首次举行火炬传递。7月26日,火炬传递活动在四川德阳、成都、眉山三地举行,120棒火炬手途径三星堆、金沙遗址、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苏祠、兴隆湖湿地公园,穿越古蜀文明、揽尽天府风华、点燃世运梦想。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在官方网站上写道:世运会历史上首次设立专门的火炬传递活动,为这项享有盛誉的体育赛事增添了新的维度。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世运会历史上首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是世界运动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火炬代表了世界运动会的激情,团结和卓越,在火炬传递开始的那一刻,它就已经点燃了全世界体育爱好者的热情和灵感。
▲7月26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四川成都、德阳、眉山3个城市进行。(图片来自中新社)
被高举的“东方诗意”
本次世运会的火炬及配套组件的设计,也别出心裁,融合了很多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文化元素。火炬名为“竹梦”,谐音“逐梦”,这也是世界运动会历史上首支火炬。
火炬顶部采用竹笋嫩芽的造型,两叶竹芽如同展开的双臂,象征开发包容的中国拥抱世界。整体造型取意三星堆大立人像,展现了古代文明与体育精神完美结合的文化内涵;出火口形似金沙遗址的太阳冠,寓意运动员如朝阳般迸发力量;底部则以神圣凤鸟像托举火炬,传递着“凤飞鸣则天下平”的古老祝愿,既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寄托着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期盼。
火种灯的设计灵感,来自三星堆太阳纹青铜铃,它象征着光明、能量和生命力,在古代是神圣和吉祥的象征,承载了祈求保护与驱邪避灾的愿望;灯身上的太阳神鸟纹样则象征着光明与力量,寓意运动员追求卓越与超越自我的精神,激励运动员奋勇争先、挑战极限。
采火棒外形运用了三星堆龙形杖神器作为设计灵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象征着神灵的庇佑和祝福;银色棒体部分加入了宝墩遗址出土陶片上4500年前古人手指纹,寓意着古今对话;采火器上的金鸟形饰纹样呈自东向西飞翔姿态,契合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环绕一圈的十二个纹饰,象征着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
当世运火炬“竹梦”被高高举起,从三星堆的古蜀之光,到成都公园城市的万千气象,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之旅正式开启。
▲7月26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站火炬传递活动仪式现场。(图片来自中新社)
一场跨越千年的“逐梦”接力
当火炬被高高举起,这不仅是一场传递仪式,更是一张向世界递出的邀请函。6个站点,120棒火炬手,连接起成都从文明起源到现代未来的发展脉络,也展现着四川、成都的文化自信与精神面貌。
三星堆博物馆点位火炬传递以“古蜀之光”为主题,在此采集世运会火种,寓意着在长江流域文明的重要坐标上,点亮象征人类文明互鉴的古蜀之光,点燃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之火。
金沙遗址点位火炬传递以“璀璨金沙”为主题,象征现代体育精神的火炬光辉与古蜀文明的文化图腾在此交相辉映,向世界生动传递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图景,绽放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璀璨光芒。
成都武侯祠点位火炬传递以“三国华章”为主题,通过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向世界展现成都武侯祠作为“三国圣地”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三苏祠博物馆点位火炬传递以“寻迹三苏”为主题,以宋代文脉为纽带,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与“文道并重”的精神力量。
既承古,亦通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点位火炬传递以“熊猫家园”为主题,火炬手沿基地观光瞭望塔而上,将火炬逐级传递,让“熊猫家园节节高”“城市发展向上”的设计理念具象化;兴隆湖湿地公园点位火炬传递以“万千气象”为主题,向世界展现公园城市创新活力与未来图景,以“绿道即跑道,公园即赛场”的理念诠释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办赛精神。
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到熊猫生态家园、三国文化圣地,再到三苏文化的诗礼传家,高举的“竹梦”汇聚成都千年文脉与时代跃动,向世界发出热情诚挚的“逐梦”邀请。(完)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光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