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线到特调饮品,木姜子的香气让人又爱又恨。它承载着独特的云贵风味,也让“怪味”食材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新潮文化。
一根木棍能怎么吃?
最近几个月,云贵菜属实大火了一把。网络上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探店视频:在布景精致的云南餐厅里,一碗砂锅米线被端上餐桌后,戴着黑色手套的店员随即拿出一根木棍,并削出少许木屑拌入米线汤中,说这是香料,能给米线增香提味儿。
这根朴实无华的“木棍”,便是木姜子。
“神秘木棍”,究竟是个啥?
木姜子虽然名字里有个“姜”,但和生姜真没什么关系,它是樟科木姜子属的一个大植物家族,在全世界约有200种,别名山鸡椒、澄茄子、野胡椒、马告等,虽然它们生长的地域和环境各有不同,但有着相似的风味。所谓“木棍”其实是木姜子的根,木姜子的果实、叶子甚至花都可用作烹饪的香料。
木姜子具有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特性,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北美洲,以及南美洲亚热带地区,尤其在东南亚及南亚各国特别常见。
中世纪,木姜子通过阿拉伯人从印度尼西亚传入欧洲和美洲。它特殊的香味,在当时被天主教用于驱赶恶魔。在普通家庭,木姜子是非常珍贵的香料,用于腌制肉类去腥或制作成酱汁。16世纪,为了保护黑胡椒贸易,欧洲曾禁止进口木姜子,后来才慢慢恢复。除去香料的作用,木姜子在欧洲和美洲也被用来制作香烟和酒。而在孟买蓝宝石金酒中,也被认为含有木姜子的成份。
在我国,木姜子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早在唐代人们就将木姜子作为一种可食用的植物进行种植。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本土植物,木姜子在云贵地区的菜单中存在已久。在如今的云贵菜中,不只米线,无论是凉拌、炒菜还是汤锅,都能见到木姜子的身影。
▲2020年3月18日,云南蒙自市,一碗正宗的蒙自过桥米线,食材与汤汁完美融合,鲜美馥郁。(图片来自中新社)
人类的“猫薄荷”,让人又爱又恨
躲过了香菜和鱼腥草,却遇到了木姜子。有评价称,中国最令人“上头”的香料,非木姜子莫属。它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外,独自开辟了一条冷门赛道。
有人说,贵州历史上缺盐,因此特别珍视能调味的香料,所以木姜子渗透在贵州饮食的每一个角落里。做酸汤有它,打蘸水有它,自家做水豆豉的时候也少不了滴几滴木姜子油、加两片木姜子叶。如今,木姜子已经随着西南的美食一起,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由于木姜子本身含有大量的柠檬醛和柠檬烯,使它的香气闻起来就像是新鲜的柠檬和香茅。清新,又带着丝丝缕缕薄荷般的辛凉。如果第一次在餐桌上和它相逢,它的气味定会让人难忘,有人欣喜若狂举起筷子,有人则当场捏紧了鼻子,避之不及,堪称人类专属的“猫薄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香气成分,木姜子中还有许多活性植物化学物质,如生物碱、脂肪酸、木脂素、酰胺等,这些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帮助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损害。
下次吃云南米线时,再看到有人拿根木棍朝你走来,别怕,那是在给你的米线注入灵魂。
▲木姜子特调咖啡(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大山里走出来的“顶流风味”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美食爱好者爱上了山野风味的质朴滋味。木姜子不再局限于米线作料,它的身影出现在咖啡店、饮品店,甚至鸡尾酒吧。
不仅如此,在近期热播的美食竞技节目《一饭封神》,木姜子再次拿到了“主角剧本”,有大厨提出将木姜子加入到港式焗猪扒饭中,以中和饭本身的油腻味道。此提议一出,立刻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许多网友也纷纷好奇,“木姜子”是啥?什么味道?
英国博主“司徒建国Stu”在看了《一饭封神》后,便对木姜子这个神奇食材充满了好奇。买了两杯由木姜子特调的饮品进行品尝,视频中,虽然他没有尝出浓厚的木姜子味,但仍想要继续品尝其他带有木姜子的美食,并喊话网友为他推荐,活脱脱一位木姜子的“忠实粉丝”。
其实,不止木姜子,近年来像鱼腥草、折耳根这些“口碑两极化”的食材也纷纷迎来翻红,爱挑战的年轻人们把它们一个个都玩出了新花样,鸡尾酒特调、创意饮品、网红小吃,成为美食爱好者们争相打卡的“新宠”。
或许这就是饮食最有趣的地方。以木姜子为例,无论是“古早调料”,还是“流量食材”,有人因为它们味道独特而爱不释口,有人依旧敬而远之,但也正是这种“分裂式口碑”,让它成功在美食界杀出一条新路,
唐代的厨房到今天的咖啡馆吧台,木姜子一路从“古早调料”进化成了“流量食材”。它有点小众、有点神秘,却又让人欲罢不能。有人嫌它怪,有人对它上头,正是这种“分裂式口碑”,让木姜子成功在美食界杀出一条新路。
对人们而言,这根让人又爱又恨的木头,是大山里的秘密,也是餐桌上的惊喜。(完)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光明网、天眼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