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专治各种“无语”!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58180347030

顶着醒狮拍手叫好,再来一口广东凉茶解渴,“无语哥”活脱脱化身成了一个“老广”。

“广州,猴赛雷!”——当全球顶流网红“无语哥”(Khaby Lame)在永庆坊喊出这句粤语,围观的人都惊讶了。

这次来广州,他没有选择CBD摩天大楼或商场,而是走进岭南味十足的永庆坊:学咏春拳、穿粤剧戏服、顶着醒狮拍手叫好,再来一口广东凉茶解渴……活脱脱化身成了一个“老广”。

为什么一个在TikTok上收割全世界粉丝的顶流,会在这条老街流连忘返?永庆坊究竟有什么魔力,让“无语哥”都忍不住“上头”?

木人桩前,“表情包秒变功夫片

五年前,Khaby Lame凭借“无声吐槽”的独特风格在TikTok爆火,如今他开启了中国文化之旅,走过北京、天津、重庆、长沙等地。这次来到广州永庆坊,更是兴奋得难掩笑意。

▲“无语哥”体验粤剧表演。(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第一站李小龙祖居,这位“无语脸”瞬间变身“功夫迷弟”。功夫是岭南的“无声语言”,一招一式都能让世界听懂。

他跟着师傅学咏春拳经典招式“摊手”,打起木人桩来有模有样,还用粤语向游客问好:“你好!我系靓仔!”引得全场欢笑。

接下来,他换上戏服挑战粤剧武打,沉浸感满满;观看醒狮时更是目不转睛,还亲自体验“采青”;喝凉茶、做糖水、装扮财神爷派利是……从功夫到粤剧,从舞狮到糖水,他几乎把传统体验玩了个遍。

▲“无语哥”打扮成“哪吒”。(图片来自中新社)

他还收到了广州市民赠送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公仔,拿在手里爱不释手地赞叹:“这些吉祥物非常漂亮。”

接受采访时,他感慨道:“广州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据我所知,这座城市汇聚了多元文化,此次能够来到李小龙祖居是一段非常奇妙的经历。”跨越十几个时区,他在这条老街上找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

▲“无语哥”体验制作广式糖水。(图片来自中新社)

广府老味道,文化buff叠满

让“无语哥 ”惊喜连连的永庆坊,坐落在广州荔湾区恩宁路上,是西关最具代表性的老街之一。它原本是明清时期的坊间区域,经过城市更新后,在2016年成为全国首批“微改造”示范点。

不同于推倒重建,永庆坊采取“绣花式”修复:保留“三横五纵”格局、79处历史建筑和1.2公里骑楼街风貌。李小龙祖居、八和会馆、詹天佑纪念馆、銮舆堂、宝庆大押等历史遗存,共同构成岭南独特的城市肌理。

脚下麻石板路、身边青砖骑楼,抬头是趟栊门、雕花大梁和彩雕玻璃窗——一砖一瓦都留存着岭南街区的韵味。


▲上图为改造前的永庆大街;下图为永庆坊永庆大街。(图片来自新华社)

永庆坊不仅是广州人的集体记忆,也成为世界游客的目的地。2023年,美国旧金山市市长伦敦·布里德专程到访,走进李小龙父亲建造的故居。她动情地说:“走进永庆坊我感到很激动,特别是来到李小龙父亲所建的故居。我想你们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李小龙出生在旧金山市华埠的一家医院。”同一位巨星,让广州和旧金山之间多了一份特殊的联结。


▲正如李小龙一样,许多华人从这里走向世界,也有很多华侨回到故土,在这里扎根。(图片来自新华社)

20平米小店,连华侨都飞回来

永庆坊能成为“打卡圣地”,非遗文化功不可没。2020年,二期建成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汇聚广彩、广绣、骨雕、榄雕、饼印、箫笛、古琴等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街区内已集结12家非遗大师工作室,让传统技艺真正走进生活。

比如街角的“余同号”饼印店,传承至今已有五代。店主余兆基手持刻刀,一刀一铲、一挑一凿,动作干脆利落。他说:“饼印做的饼食,是自己用心做的东西,吃起来更有感觉。”这间不足20平米的小店,却吸引了无数华侨华人专程飞回,只为定制一副独一无二的手工饼印。

这些鲜活的非遗体验,让文化“活”了起来。2024年,永庆坊客流量超过2000万人次,商户数量从36家增长到130多家。

正如广州人常说的那句老话:“广州看西关,西关看恩宁。”如今的永庆坊,不只是岭南文化、侨乡文化的缩影,更是一个让传统焕发新生、让世界读懂广州的窗口。

这一次,连“无语哥”都忍不住点赞。(完)

参考中新网、金羊网、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侨网等

责任编辑:卿筝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