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我快不认识你了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59712427000

还在纠结豆沙还是莲蓉?对不起,你已经跟不上月饼的时代了。

还在纠结豆沙还是莲蓉?

对不起,你已经跟不上月饼的时代了。

今年的选项是:油泼辣子、小龙虾,还是——老陈醋?

全国各地仿佛都铆足了劲儿,要在“月饼口味创新大赛”中拔得头筹。

一口下去,月饼里都是豆橛子

首先登场的,是山东的豆橛子馅月饼。没错,就是饺子里常见的豆角,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中秋节的新宠。

山东青岛一家企业推出了这款新品,把家常味道搬上了月饼赛道。网友们议论纷纷:“我们山东人就是捅了豆橛子窝了”,还有的预言“到了正月十五,是不是还得有豆角馅的元宵?”可见,这一口豆橛子月饼,硬是拿捏了山东人的心。

▲2025年9月18日,浙江金华,婺城区百荷寻味创意美食工作坊内,工作人员纯手工赶制中秋文创婺剧脸谱“国潮月饼”。(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除了山东风味,山河四省中的山西也玩起了花样。太原市一家月饼生产工坊,把老陈醋融进了糖浆馅料,酸酸甜甜,口感独特,获得了不少消费者青睐。

当然,月饼界的创新远不止于此。陕西的油泼辣子、葫芦鸡月饼,河南的胡辣汤月饼,长沙的小龙虾月饼,四川的冷吃兔、灯影牛肉月饼……地大物博的中国,月饼馅料也丰富到目不暇接。

月有阴晴圆缺,饼有酸甜辣咸鲜麻酥脆嫩滑软糯绵爽韧,各种口味应有尽有。

不过,并不是所有月饼都有馅。衢江的空心桂花饼,就以“空心”取胜:薄脆的外皮,撒满芝麻,里层涂着饴糖,点缀着细碎桂花。轻轻咬下,酥、甜、香层层叠叠,别有一番滋味。

颜值即正义,月饼也懂

不止馅料在变,月饼的“颜值”也一路升级。

在菏泽市的花饽饽工坊里,月饼选择了另一条路——不是烤,而是“蒸”。果蔬汁上色,面粉、牛奶、鸡蛋打底,再经过师傅们十余工序捏塑,彩色面团就变成了一件件寓意吉祥的花膜月饼,看上去更像艺术品。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包装蒸制好的花馍月饼。(图片来自中新社)

琉璃月饼则走“东方美学”路线。晶莹剔透的饼皮像极了古典花窗,孔雀蓝、芽绿、嫣红等色调铺开,简直就是一块能吃的工艺品。

造型上也玩出了新花样。圆形固然经典,如今不少品牌在形状上另辟蹊径。美心今年就推出了3D立体的兔子月饼,萌态可掬,契合中秋氛围。

“苏超”热度同样带火了创意礼盒:稻香村的“散装江苏十三太保”系列,一盒14枚,造型各异;大闸蟹、青蛙、桃子……名字也很接地气——“苏得起”“常垫底”“无所谓”,让人会心一笑。

不少高校也加入了“设计大赛”,推出带校徽、校门、校训图案的定制月饼。甚至让师生一起投票决定口味,让这份点心成了独家记忆。

不是一种食物,而是一种形状

眼下,大家玩月饼已经玩出了新花样:不纠结馅料,而是直接把各种食物压进月饼模具。汉堡、蛋黄派、豆沙包……通通变身,印上花纹,就成了“月饼模样”。

        ▲9月19日,工作人员拿出烤熟的手工月饼。(图片来自中新社)

这股风潮在社交媒体上火速蔓延。有人拿老式豆沙面包一压,立刻化身月饼“替身”;有人把两块蛋黄派拼一个,再压模,饱满可爱;还有人试了试白馒头,被压成“白胖月饼”,结果还会回弹。更讲究的玩家,还会用切片面包包裹上馅料,再刷蛋液、进空气炸锅,一整套“快手DIY”,既有仪式感,又比传统工序轻松不少。

这种玩法,本质上是“颠覆”:年轻人不再只盯着月饼该怎么改进,而是把模具当作核心,把任何食物都盖章认证为月饼。结果是,月饼从一份点心,变成了一种全民参与的创意游戏。

这一季的月饼,美得各有千秋。你会pick哪一款?(完)

参考中新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等

责任编辑:唯佳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