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卖家则靠“润透感”“奶敷敷”等软萌词汇吸引粉丝,深夜甚至凌晨都在卖货。
如果时至今日,你还以为“盘玩”只能靠核桃和手串,那只能说你们村儿“断网”了。
近几年,文玩圈不断冒出新花样。从传统核桃、木串到如今悄然走红的“文玩玉米”,玩法和品类愈发丰富多彩。尤其是今年秋天,文玩玉米横空出世,成为各大平台爆款,俨然成了年轻人心中的“盲盒”新宠。那么,这场玉米狂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背后又有哪些情绪消费密码?
一根玉米,凭什么能“盘”出爆款?
“文玩玉米”这个名字听起来“土里土气”,但眼下在小红书上的火爆程度堪称疯狂。一条“你们的文玩玉米长啥样”的帖子吸引了数百人评论。年轻人拆包时像开盲盒一样兴奋,仔细欣赏玉米的颜色和纹理,颜值高的玉米还能获得一片羡慕点赞。
10月1日开始,某生鲜电商平台以9.9元的优惠价上线文玩玉米,迅速吸引了一批粉丝。短短一周内销量较首日暴增了300%,迅速登顶鲜花绿植类目销量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
该平台鲜花事业部资深商品开发陈宏俊表示,线下花市有一批喜欢小众文玩的年轻粉丝,他们喜欢这种天然、独特且带陪伴感的小物件。无论是饱满如玉石的深黄色玉米,还是颗粒丰富、透明感强的品种,都凭借其天然质朴的魅力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
▲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讨论文玩玉米。(图片来自小红书截图)
小红书上,文玩玉米相关内容浏览量超1.2亿,讨论笔记突破58万。年轻人不仅给玉米起昵称、配挂饰,还拍摄艺术照,分享盘玩心得。这表面是对物件的欣赏,实则是年轻人通过共同审美建立的圈层认同。
淘宝和闲鱼上文玩玉米也异常火爆。超过六成商品价格集中在50-200元的基础款手把件。国庆期间,闲鱼上“文玩玉米毛料”的搜索量激增342%,定制加工订单翻倍增长。直播间卖家则靠“润透感”“奶敷敷”等软萌词汇吸引粉丝,深夜甚至凌晨都在卖货。
▲9月20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车家子嘎查,农机将收割的青贮玉米装车。(图片来自中新社)
从核桃到玉米再到手机壳:文玩圈的“盘”门换代
提到文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核桃、手串、木质饰品等传统品类。实际上,文玩的核心是通过长期把玩让物件表面形成包浆,展现独特光泽和故事感,这既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情感寄托。
那么,文玩玉米真能盘成“玉石”吗?业内买手透露,并非所有玉米都适合盘玩。普通甜玉米和糯玉米因水分大、颗粒软,容易发霉掉粒;“文玩玉米”则是挑选的小众观赏品种,颗粒坚硬、密度高,果皮厚且色彩独特,但不能食用。它们更多是用来赏玩和打发时间,而非食品。
过去,手串和核桃曾经风靡,甚至掀起炒作热潮。如今,文玩玉米的火爆延续了这股文化基因。卖家李希表示,市场上“毛料”价格较低,但经过盘玩和加工的半成品或精品玉米串价格水涨船高,稀有品相甚至炒到上万元。
除此之外,年轻人的“盘玩”兴趣点早已不限于传统文玩。在买手丁丁看来,文玩玉米走红体现了“万物皆可盘”的趋势。消费者不一定在意材质贵重,更看重盘玩动作带来的压力缓解和情绪价值,满足了“悦己消费”的需求。
事实上,文玩玉米只是新文玩潮流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像“人类猫薄荷”山胡椒根、清香佛手柑、香橼,甚至青皮葫芦和迷你佛手柑等,都将传统线下小众文玩带到了线上,形成别具一格的新兴市场。
有人上头有人劝退,这场“玉米热”到底图啥?
面对文玩玉米的热潮,大众态度分为明显两派。支持者多为30岁左右女性消费者,她们认为文玩玉米小巧可爱,方便携带,盘玩过程带来的满足感和陪伴感令人踏实。她们喜欢给玉米起昵称、搭配挂饰,通过创作表达自我,把文玩玉米看作连接自然与都市的纽带,寄托对田野的怀念。
除了玉米,钥匙扣、钢笔、手机壳等日常物品也纷纷入局。相比昂贵材质,大家更看重盘玩的过程带来的情绪慰藉和个性表达。长期摩挲,让这些物件带上“个人痕迹”,成为独特精神符号。
《2025年轻人情绪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六成年轻人愿意为情绪消费买单,乐意花钱追求心动和共鸣,文玩玉米正好满足了这部分需求。
反对者则将文玩玉米称为“智商税”,不少网友质疑其价格虚高且炒作成分浓厚,认为“毛料”价格远高于普通仓鼠磨牙棒,但本质无异。
![]()
▲某文玩玉米全网热销百万。(图片来自淘宝截图)
市场供应过剩的迹象也已显现。媒体报道,2024年热度峰值后,种植户大量涌入,2025年价格开始回落。有玩家吐槽去年买入价格是现在的两倍,且玉米每两月就批量上市,供过于求明显。
但无论喜欢还是质疑,这场“玉米热”反映了年轻人对生活仪式感和情绪陪伴的多样需求。说到底,盘不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玩法和故事。(完)
参考上观号、浦东观察、舜网、羊城派、极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