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外汇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最低点触及7.3204。是什么因素引发人民币汇率波动?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截至北京时间8月15日17时,外汇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最低点触及7.3204,相比于7月31日的收盘价,半个月时间贬值超1700个基点。是什么因素引发人民币汇率波动?又有何影响?有何政策缓释贬值压力?
因素叠加引发人民币汇率波动
实际上,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持续波动下行一段时间,离岸、在岸汇率从年初的6.8附近贬值至如今的7.3附近。
▲2023年8月16日,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986元,较前值调降218个基点。(图片来自中新社)
进入5月,内外因素交织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原因之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年初本已减弱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抬头,对美元走高形成支撑。Wind数据显示,8月,美元指数接连攀升后重新站上了103。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提到,美元反弹,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扰动。中信证券指出,利率下调可能导致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深,进而引发部分外资流出,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
二是美国核心通胀回落速度放缓,叠加惠誉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和穆迪下调美国中小银行评级,导致避险情绪升温,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涨,对美元指数形成提振。
而第三重原因是国内季节性购汇需求扩大外汇供求缺口。6月至8月是港股分红季,上市公司大部分分红资金需购汇解决。疫情后跨境旅游、海外留学购汇需求也明显增加。5月17日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先后贬破7元。
人民币汇率波动有何影响?
美国秋季开学期将至,受人民币贬值影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求学的留学生发现,这学期的学费比上学期要多交大约15000元人民币。不仅如此,生活费和房租也需要多花更多的人民币。而在汇率波动下,不少消费者发现,在美国网站购物的花费也上涨了。
不过,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对中国货物出口却是好消息。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向中新财经表示,汇率下跌将对出口带来一定提振作用,将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稳定出口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改善国际收支情况。
▲资料图为消费者在山西太原一超市选购猪肉。(图片来自中新社)
而在国内物价方面,有报告认为,近期猪肉价格企稳回升,旅游出行价格明显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经历了“四连涨”,预计8月开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还将趋于收敛。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多重政策缓释贬值压力
当前环境下,改变市场情绪和信心离不开政策以超预期力度尽快回应市场关切。本周人民银行及时降息的政策举措值得充分肯定。8月17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出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7,又三次回到了7以内。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图为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银行。(图片来自中新社)
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大力提升行政效能,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进重点领域实质性化险”,期待逆周期调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大“马力”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目前监管机构已通过发行离岸央票、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手段来实施逆周期管理。”王有鑫提到,结合过去经验,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体系非常完善,政策工具储备丰富,如有必要,还可以考虑通过预期引导、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以及跨境融资宏观杠杆率等工具。(完)
综合中新网、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证券时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国是直通车”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