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成为中欧贸易新时代的“钢铁驼队”。随着“一带一路”的纵深推进,成为中亚国家的重要交通和物流枢纽,为进出口贸易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毗邻,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连接亚欧大陆的“黄金口岸”。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今年1至8月,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722.7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进口货运量2268.5万吨;出口货运量454.2万吨,增长28.5%。
霍尔果斯在蒙古语里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在哈萨克语里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千年之前,络绎不绝的驼铃商队撑起“古丝路”的繁华;千年之后,日夜驰骋的中欧班列成为中欧贸易新时代的“钢铁驼队”。随着“一带一路”的纵深推进,霍尔果斯“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区位优势不断彰显,发展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往来的重要交通和物流枢纽,并为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全球客商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遇。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准轨场待发的中欧班列。冯海森摄(图片来自北京日报)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举办国潮汉服秀活动。(图片来自北京日报)
▲保税区以笼车形式出口的首批商品车。(图片来自北京日报)
从十位数到千位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跨越式增长
8月24日10时,随着一列编组51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开出,驶往白俄罗斯科利亚季奇,今年从霍尔果斯发出的中欧班列突破5000列大关,比去年提前26天。
2016年3月19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从最初的每周14列到现在的每天21列以上,中欧班列司机闫磊用“日新月异”来概括中欧班列的快速增长。7年间,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以破竹之势实现了开行数量从十位数到百位数再到千位数的跨越式增长。截至目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总量已超过3万列,班列线路总数已达77条,辐射境外18个国家、45个城市和地区,货物品类达200余种,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
今年36岁的符朋飞是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最早一批员工之一,亲眼见证了中欧班列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自2012年建站我就在这里工作,到现在已经11个年头了,从一名装卸司索工成为装卸班组门吊班长,从每天吊装十几个箱子到每天作业600多个集装箱,我见证了中欧班列发展壮大的过程,也为中欧班列加速发展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符朋飞自豪地说。
成立于2016年的霍尔果斯中联海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承办陆运、空运、海运进出口货物及过境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公司。从最初的每天1至2列到现在的平均每天5列货物,该公司与霍尔果斯口岸同步快速发展。该公司经理何栋梁说:“中欧班列不但实现了中国至欧洲的直达运输,而且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时效,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仓储成本,有效提升了货物周转率,整体运输优势明显,目前已成为许多企业出口商品的首选物流方式。今年前7个月,我们公司代理的货物运量达到128.8万吨,同比增长了12%。”
双西公路全线贯通,中亚汽车订单纷至沓来
2018年9月,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三国数十座城市的双西公路全线贯通,霍尔果斯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车程缩短约2个小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由霍尔果斯口岸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和人员往来更加便利。
哈萨克斯坦客商乌森·艾拜·朱玛那奇一行三人一早在阿拉木图乘坐国际客运班车,当天下午就抵达霍尔果斯口岸。一入境,他们就跟随中方合作伙伴来到海关的汽车保税展示区,了解新款新能源汽车的功能。经过试驾,他们决定年底前增加150辆车的订单。
艾拜表示,哈萨克斯坦客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非常高,认为新能源汽车对环保和市区交通有很大帮助,询问下单的客户越来越多。“我们今年已经购买了1500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除了在哈萨克斯坦销售,还会出口到塔吉克斯坦等国。”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从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口的商品车达5.4万辆,同比增长了1.5倍。特别是8月中旬货运通道试行24小时通关以来,单日出口商品车最高达到708辆,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出口汽车最多的口岸。
霍尔果斯众晋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经理梁浩高兴地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大大便利了我们跟中亚客商的沟通和往来,我们公司最开始每年只出口一两百台车,现在仅今年就已经出口了7500多台,其中4000多台是新能源汽车。”
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是中国西部距离中亚中心城市运距最短的国家一类口岸,因此成为中亚客商从事进出口贸易的“黄金口岸”。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霍尔果斯公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13.8万吨,同比增长1.1倍。
三重优惠政策叠加,综保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9月15日,在霍尔果斯某外贸公司,一批刚刚运抵的哈萨克斯坦饲料级小麦、大麦等生产原料正在入库;生产线上,一袋袋原料经过加工后被送到成品码盘区,由全自动机械手臂堆放整齐。作为第一家入驻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的企业,该公司一期已建成年产15万吨饲料生产线,二期里海项目已建成年压榨5万吨油料生产线,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1亿元。
该公司副总经理郭海森说:“在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企业进口原料可以享受在区内保税加工、免申请配额等政策,国内进入综保区的机器设备、生产辅料可享受出口退税、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等政策。去年我们又成为综合保税区第一家享受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的企业,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更足了。”
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整合优化设立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享受“开发区+综保区+配套区”三重叠加政策,主要功能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与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形成“前店后仓”“前店后厂”的联动发展格局。
在综合保税区,每天都有十几辆满载电商货物的车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驶向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值177.92亿元,同比增长71.6%。8月31日,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进一步助推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口岸集货能力和落地加工转换能力。“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推进区内加工产业提质扩容增效,打造全功能、现代化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成政策最优、通关设施最完善和竞争优势突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宏剑说。
幸福之路
30天免签跨境
中哈合作中心贸易火热“一铺难求”
在中哈边境线上,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连接通道的路面被刷成两种颜色,红色区域代表中国、蓝色区域代表哈萨克斯坦,一步跨两国,这就是建在中哈国界线两侧接壤区域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该合作中心于2012年4月封关运营,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境内关外管理模式,拥有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宾馆饭店、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服务、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会等功能。在总面积5.6平方公里的全封闭区域内,中哈两国公民和第三国公民不用签证,持护照等有效证件可实现30天免签跨境自由流动,旅游购物的同时领略中哈边境的独特风情。
在合作中心的中方一侧,经常可以看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游客提着大包小包的中国商品;在哈方一侧,哈萨克斯坦的巧克力、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奶粉等是中国游客的“购物标配”。
合作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亮介绍:“今年截至8月底,合作中心中方区入出区人数达到250万人次,哈方区从4月24日到8月底入出区人数达到90万人次。合作中心里有近2000家中外客商从事进口商品以及一般贸易经营活动。”
每天清晨,金雕中央广场总经理季钢都会进入合作中心哈方区开始一天的工作。他说:“客流量的大幅增加让我们的商铺一铺难求,很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客商都来租我们的商铺。”
甘勒玛·尤里耶维来自哈萨克斯坦,2020年,他曾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租下店铺开了一家免税店。今年他又来中国考察,决定租下一栋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大楼,新增美食、物流、旅游休闲等经营项目。“共建‘一带一路’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现在海关程序优化了,可以让我把大量的货物更快地运送到哈萨克斯坦。”甘勒玛·尤里耶维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前哨班”全力护航中欧班列
▲奎屯铁路公安处霍尔果斯站派出所民警在霍尔果斯站换装库对中欧班列进行安全巡查。(图片来自北京日报)
“那是一件特别威风的事儿!”回忆小时候跟着爷爷巡逻边境的情形,33岁的哈萨克族汉子给恩斯·吐鲁汗满脸骄傲。
给恩斯·吐鲁汗从小就在霍尔果斯跟着爷爷奶奶骑马放牧,从爷爷奶奶那辈开始,他家人就承担着护边员的职责。“我记得小时候爷爷骑着马,我坐在他身后,边放羊边巡逻边境,遇见可疑的情况,比如防护网有破损、有钻爬的痕迹,我们就给边防官兵报告,那是一件特别威风的事儿。”
长大后,给恩斯·吐鲁汗在伊宁站派出所工作,“虽然在城市生活,但我还是喜欢、向往边境”。2019年,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奎屯公安处组织岗位竞聘,给恩斯·吐鲁汗选择了霍尔果斯站派出所,因可以运用汉语、哈语、维吾尔语、俄语和英语五种语言交流沟通,给恩斯·吐鲁汗被顺利录用。“离家100多公里,但能够在边境一线守护中欧班列安全通行,我感到非常自豪。”给恩斯·吐鲁汗的爷爷奶奶很早就去世了,但当他再次站到边界线上时,“感觉像又回到了爷爷奶奶身边。虽然守护边境的方式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有着同样的信念,我没有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如今,给恩斯·吐鲁汗是奎屯公安处霍尔果斯站派出所副所长,也是该所为护航中欧班列畅通运行而成立的“中欧班列前哨班”的班长。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换装库是为出入境列车换装、编组作业的专门区域,也是最让给恩斯·吐鲁汗操心的地方,他每天要在换装库区巡查至少两遍,叮嘱民警工作事项。“换装库这头连着祖国,那头是哈萨克斯坦,这是祖国的最边缘,我们的职责就是看护好这条铁路线。”除做好日常治安巡查外,给恩斯·吐鲁汗还要检查站区重点区域的消防设施、进出通道,确保站区安全平稳。
霍尔果斯站派出所警长文鑫铖介绍,派出所始终将保护中欧班列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制定了货物检查、消防排查、治安巡查等全流程安全应对保障措施,采取“人巡+车巡+视频巡”的方式,每天组织警力对中欧班列停靠的换装库区进行巡逻检查,防止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作业区滋事;仔细排查换装库区余卸货物、仓库物品中是否有易燃易爆危险品、违禁物品,督促霍尔果斯车站、铁路运输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会同霍尔果斯站运转、货运车间人员排查铅封破损集装箱,确保货物安全。“我们派出所积极发挥中欧班列‘前哨班’作用,扎实维护好车站、线路秩序,强化指挥室、执勤组、警务区‘三个点’,全力为中欧班列保驾护航。”文鑫铖说。
自2016年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总量已超过3万列。在一列列中欧班列安全驰骋的背后,是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第一线公安民警的担当和坚守。(完)(原标题:“钢铁驼队”再现丝路繁华)
记者/颉亚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