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凉席火到法国!盘点那些风靡全球的“中国神器”

来源:河南卫视 1722837021191

 7月底8月初,包括法国巴黎在内的欧洲很多地方温度都逐渐攀升,因此,一些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网友瞄上了中国降暑“神器”——凉席。

最近什么话题最火热?那必定少不了巴黎奥运会了。欧洲近段时间进入了高温“炙烤”模式,和之前我们聊过的国产“三蹦子”火爆国外一样,中国凉席都火到法国去了!

  ▲本文图片来自河南卫视

  7月底8月初,包括法国巴黎在内的欧洲很多地方温度都逐渐攀升,西班牙一些地区的温度更是高达40+℃。因此,一些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网友瞄上了中国降暑“神器”——凉席。远渡重洋而来的中国凉席凭借其价格亲民、自然凉爽的优势,迅速成为他们的新宠。不少外国网友纷纷晒出新“法宝”,直呼“妙哉”!

江苏某冰丝凉席生产商加班加点生产赶工,7月外贸订单同比上涨达120%;某中国电商还推出了免费给奥运志愿者送凉席活动,该电商凉席品类在欧洲7月前三周销量环比上个月同期大涨288%。

按照网友们略带调侃的说法,此刻,蕴含着悠久文化精髓与高超手工技艺的中国凉席便化作“神秘的东方力量”,给酷热的欧洲带来阵阵凉意~

不少中国网友感叹道:“还得是咱老祖宗,这智慧到任何时候都得服。”也有网友深感自豪:“咱的凉席也走进奥运了,还有很多中国品牌亮相于多个世界性场合中,中国制造,牛!”

其实,外国人不仅夏天为中国凉席所折服,早在冬天,中国的电热毯、电暖器、电暖炉、暖手宝甚至秋衣秋裤、光腿神器等取暖装备就已经被他们买爆啦!当时,“欧洲人买爆中国电热毯”的话题还一度冲上热搜。

  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物品,可还有不少“中国神器”成为外国人日常生活的心头好,一起来看看吧!

痰盂:"美丽的中国古董"

痰盂:用搪瓷、塑料等材料制成的盛痰用的器皿,有时也被当成坐便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和很多带着时代记忆的国货一样,逐渐淡出了老百姓的生活。

现在一些年轻人可能对这个词都感到有些陌生了,它长这样↓↓↓

痰盂除了方便吐痰之外,还兼有垃圾桶、纸篓的功能。在过去,邻里之间串门闲聊,手里头有些橘子皮、瓜子壳、糖纸啥的都可以扔进痰盂。

然而,当国人快忘记这么个宝贝时,它却在大洋彼岸悄悄实现了翻红。

一个平平无奇的小痰盂,在国内最多也就几十元,为啥在亚马逊上能卖到60多美元,高达几百元人民币?那当然离不开文案的力量。

官网上给出的商品详情介绍是这样的:“六十年代中国传统果篮”、“厨房和餐厅装饰”、“可用于储藏生鲜食品和酒水饮料”……

  更有甚者,抓住这别致的造型、经典的红白配色、讲究的花样图案大做文章,称痰盂“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经典中国古董、巧妙的工艺品,更是走亲访友时送礼的不二选择”。

  于是,售价几十美元的痰盂在亚马逊平台上收获了一众好评,无数外国朋友纷纷表示:使用体验极佳!因为他们发现,这痰盂用来装法棍,简直是又合适又方便啊。

他们还发现,往痰盂里放点冰块,再搁上一瓶好酒,也很不错啊。中式的痰盂配上洋酒和西方的酒杯,还生出一股混搭风格的美感~

虽然这画面有些诙谐,这些用途咱们中国人也没想到过,不过小编觉得,崭新干净的容器其实并不局限于哪种用途,而仔细看不难发现,我们的痰盂正是因为真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美,才能使外国人愿意开发出这么多“高大上”的用途啊!

簸箕:"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品"

你敢信?国内农村扔地上都没人捡起的簸箕,在国外市场上售价高达2000元人民币,却依然供不应求。

为啥簸箕也能突然在国外火了?难道老外也解锁了村头一边唠嗑一边扬米去糠的技能?

簸箕在国外有什么用?

原来外国人拿簸箕当做装饰品!簸箕由于其独特的形状和纹理,而且通常采用的天然材料(如竹子、木头等),这就很合外国人的口味。用簸箕做装饰品,可以很好的为家居空间增添一种古朴、自然的氛围。

当然簸箕的实用性也很好,它可以用作各种小物品的收纳容器,如钥匙、零钱、首饰等。一些较大的簸箕还可以用来存放书籍、杂志等物品簸箕秒变收纳小能手。

簸箕材料天然,又有很好的透气性和防滑性,特别适合用来晾晒食材,所以簸箕也走进了外国人的厨房用其来盛放食材、调料等。

当然在国外,簸箕还被用来盛放种子、土壤等园艺材料,还可以作为花篮或花盆。在三五好友一起户外野餐或露营时,簸箕也可以随时出场拯救食材杂乱无处存放的困境。

蚊帐:"中国的国家法宝"

中国的蚊帐当年在里约奥运会时一炮走红,我国运动员自带的蚊帐成了外国人眼中热门的“避蚊神器”,当时还有外国人想向我们运动员购买蚊帐。

许多外国人纷纷表示从没见过这种“神器”,很多国外媒体对中国蚊帐进行了大量报道,称这是“国家法宝”、“有创意的办法”。

有网友发现,在国内售卖几十元的蚊帐,在国外电商网站售价高达上千元。如此巨大的价格差使得许多网友戏称“打算去国外卖蚊帐了”,“马上就要畅销全世界了”,“商机来了”。

而买到蚊帐的外国人还开发出了蚊帐的新功能,表示蚊帐十分飘逸,连房间都被装饰得更好看了,评论区更是到处晒图秀自己的美蚊帐的,所以——驱蚊其实只是你们的附加效果吗……

穿的用的走红了,吃的东西当然也不能落下。

老干妈:"上瘾的贵族辣酱"

在国外社交网站上,有一个老干妈爱好者主页,世界各地的“老干妈”粉丝交流在这里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哪儿能买到“老干妈”?可见“老干妈”在国外的需求之旺盛。

  “老干妈”在亚马逊

都说老干妈在国外卖的比国内贵,那么到底贵多少呢?一瓶210克的老干妈香辣脆油辣椒,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的价格约12美元,折换成人民币约为73元,而同样重量的同一款老干妈在我国商超及网购平台上平均价格为7.8元左右。老干妈的其他品种中,最低的价格在3.5美元以上,折换成人民币也要20多元。

  一位外国买家的评论被点赞最多:“你可以做任何事,但不要尝试这个,因为它会永远地改变你吃饭的方式……”而有买家吃完只评论了一句话:“我会向所有朋友推荐这个辣辣的女士!”

辣条:"必吃的中国小吃"

提到辣条,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被誉为“零食之王”,凭借咸香麻辣的滋味,俘获了众多年轻人和小朋友的味蕾,让人越吃越上瘾。

作为童年味道的象征,辣条不仅承包了绝大多数中国民众的童年,现在还走出了国门,俘获了众多国外“粉丝”。

前阵子,网上疯传一张“天价辣条”图片,5包65克的卫龙辣条,在美国卖到了16.99美元,每包约合人民币24.6元,网友们纷纷惊叹:“这是继老干妈之后第二个登上美国奢侈食品榜的中国食品!”

  而在一档美食纪录片里,几位主持人也强烈推荐,称辣条为“外国年轻人必须体验的中国小吃”。

辣条在韩国也很流行,不少韩国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吃辣条的视频,还与当地餐食结合,开发了各种花式吃法,如辣条紫菜包饭、泡菜辣条等。

  截至目前,中国辣条已出口至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远的有英国、美国、阿根廷等。

秋梨膏:"吃了有好运"

在各大海外社交平台上,“秋梨膏”也被外国网友疯狂种草。

秋梨膏拥有独特的口感与清肺利咽的功效,使其迅速在海外社交网络上虏获一大批簇拥者。网友们晒出的视频里,有些人用秋梨膏做糖浆拌甜点,更有不少人刮上一勺直接入口,高呼过瘾。

在某跨境电商平台上,秋梨膏还炒出了132美元的高价,折合人民币近千元。价格越炒越高,但外国网友的购买热情不减。

看看评论区,几乎是买过的都说好——喝了“中药”以后,神清气爽都不重要,连运气都变好了!

玄幻吗?很玄幻,但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神秘的东方力量”吧。

相信这股力量存在的老外不在少数,以至于你做一套广播体操,打一套太极拳,就足以让他们赞叹:“中国功夫好!中国功夫妙!”

为什么时不时就有国货在国外悄然走红,或者以“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方式登上热搜?

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同样的事物会有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外国友人开始对我们这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度产生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我们相信,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这股来自东方“神秘力量”的风一定会越吹越大、越吹越远~(完)

责任编辑:卜乐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