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评丨要深挖“周公子”的朋友圈并不难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59093678368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承诺和责任,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使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最近,江西一省属国企员工周劼在微信朋友圈“炫富”“秀后台”的截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其所就职的国企发布通报进行回应,江西省纪委监委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介入调查。

7月27日凌晨,相关国企通报周劼朋友圈言论核查情况,称周劼已停职,其父职级晋升符合规定;同时还表示,将根据有关情况和线索,继续深入调查,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公布。周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自己的不当言论感到抱歉和后悔,并称其在微信朋友圈所言为谎言,是在“吹牛”。

这份“不痛不痒”的通报并未回应公众关切,网民不太“买账”。上述通报显示,在周劼炫耀的内容中,既有虚荣心所致的夸大吹嘘成分,也有很多真实之处。比如,周劼家族的背景、名下诸多房产等。既然周劼在朋友圈提到的人大部分能对上号,舆论推测其所言恐怕不是简单的吹牛和炫耀。

从网上流传的截图来看,这位90后国企员工不仅高调“炫父”,还多次“炫富”:喝着20万一斤的白毫银针,戴欧米茄手表、系LV皮带;同时还高调“炫后台”,炫耀家族有关系、互相帮忙走后门等言论,其狂妄的凡尔赛式“爽文”挑战大众底线。

通过周劼的朋友圈,大众得以窥见特殊阶层生活奢靡、权力攀附、不学无术的模样。这样的人如何通过层层考核进入国企的,程序是否合规?其炫耀的那些特殊关照是否真实存在?其家族和背后的权力网是否存在“灰色链条”?财产来源是否合法?豪华宴请是否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面对这些疑问,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让真相公诸于众。

周劼朋友圈的凡尔赛内容,虽然事后称有夸大成分,但都很具体、很精确,指向性也很明晰,真实性不是一句“吹牛”就能消解的。深挖周公子的朋友圈并不难。江西纪委监委相关检查组已介入调查。期待彻查周劼事件,顺藤摸瓜,挖出更多真相,阻止贪腐、谎言和闹剧,使社会真正形成公平、正义的风气。

权力为民,不应该成为某些人谋利的私人工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承诺和责任,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使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此外,“周劼事件”对社会心态造成恶劣影响。一方面,像“周劼”这样在互联网上炫富的人不在少数,为了满足虚荣心逞一时口舌之快,却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让普通民众产生了强烈的不公平和被剥夺感。这两者之间横亘着一堵厚厚的墙。深挖出来的真相和相应的惩治,正是打破这些“无形之墙”、修复社会心态的关键。(完)

作者/万舒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