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评丨21世纪20年代,“和服自由”可以有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60725569000

和服虽是日本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但在本质上,它与西装、汉服一样,只是不同文化在服装上的呈现。

近日,一女子在江苏苏州淮海街穿和服街头拍照,被警察以涉嫌寻衅滋事带走,相关视频片段在网络上流传并引发持续热议。

  ▲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有人指责,女子不顾民众情绪在大街上穿日式服装行走,伤害了民族情感;有人质疑,警方调查是否有必要上升到寻衅滋事;也有人认为,女子应有穿衣自由,也不应该一刀切杜绝所有日本元素。

提及日本,中国人的情绪一直是复杂的。人们断然不会忘却14年的抗日战争和日本当年犯下的累累罪行,但同时日本文化又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日本料理、电器汽车、影视作品到动漫,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接触过涉日元素。

和服虽是日本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但在本质上,它与西装、汉服一样,只是不同文化在服装上的呈现。如果女孩没有怀着不轨的目的以及在特殊时间着和服上街,她应该拥有“和服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该女子穿和服拍摄日期为8月10日,并非网传的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其拍摄目的也仅是还原动漫中的一个经典场景,而非“拜鬼”。

在中国 的互联网舆论场上,极端声音甚至因此要求“禁止和服”,甚至关闭事发地“日本风情街”,认为要通过铲除在中国的一切日本元素,来凸显中国的文化。但恰恰相反,文化自信不需要排外。一件和服绝对达不到打压中国文化自信的高度,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完全不需要通过抵制一件和服而达成。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传承至今的文明,就源于它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

在中国历史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也曾产生过碰撞与冲突,但终被原有文化所消化融合。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也并非单一的汉族文化,蒙古、契丹、满等民族文化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年出土的戎狄王级大墓(河南伊川徐阳墓),既保留了本民族特色也沿用了中原礼制,这都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与包容的绝佳注脚。

当代中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和民众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飞跃。在西方先后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危机、通货膨胀高居不下之际,中国人民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助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障碍,这才是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偌大的中国,应容得下一身和服,毕竟当前是21世纪的20年代,西装革履替代长袍马褂,既是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性,也是世界多元文明互鉴的优秀成果,和服又何尝不是?(完

作者/晓秦

责任编辑:步步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