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评丨英国女王去世,一个时代落幕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62714785000

后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变数。

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她由此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73岁的查尔斯成为英国国王。对于“London Bridge is down”(伦敦桥倒塌,意指女王去世),多国领导人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表达了哀悼。

伊丽莎白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也是百年国际风云变幻的参与者、见证者。

  ▲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图为1986年,英国女王在北京参观故宫。 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由于伯父爱德华八世“不要江山要美人”,最终伊丽莎白父亲继任国王,她顺理成章成为继承人。伊丽莎白经历了二战、冷战、金融危机、英国脱欧、世纪疫情等人类历史重大事件;她任命了包括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在内的15位英国首相,会见了10多位美国总统;她也是50多个英联邦国家的元首。

她既传统又开放。受王室传统礼仪影响,她观念保守、循规蹈矩,但她时刻也保持着与时代合拍。一方面,她紧追科技潮流,20世纪70年代便尝试发送电子邮件,也喜欢玩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另一方面,她注重拓展“朋友圈”。20世纪80年代她访问中国,成为中英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21年她还表示,中英关系十分重要,愿继续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努力。

她既庄重又亲切。伊丽莎白出现在公众场合时,总给人一种不苟言笑的印象,甚至被一些人称之为“扑克牌脸”,但她的骨子里也不乏幽默热情的一面。她以晚辈身份对待丘吉尔,与布莱尔谈笑风生,她同意拍摄关于王室的纪录片,让民众得以一睹神秘王室的日常烟火。

她既克制又担当。伊丽莎白并非“吉祥物”也有一些实权,但她很好掌握平衡,不越俎代庖,不干涉唐宁街10号的决策。但在王室陷入“戴安娜王妃死亡”等声誉危机时,她挺身而出,用诚意和温情守护王室的尊严。在英国遇到困难时,她总能发挥“偶像”力量,在凝聚民心上扮演“定海神针”的角色。在国际舞台上,她通过个人魅力和元首身份将几十个英联邦国家团结起来。正如一本著作《女王的旅程:伊丽莎白二世》所言:“女王是亘久不变的声音,还有粘合剂。”

70多年来,伊丽莎白不仅是英国的象征,也在英联邦有着良好形象和威望。她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落幕,也留下了大大的问号。

如今的英国陷入多事之秋,不仅面临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经济衰退、民众罢工等烦恼,也面临脱欧“后遗症”,北爱尔兰、苏格兰“闹独立”等挑战。新任首相特拉斯虽有“铁娘子”的雄心壮志,但她能否成为“铁娘子”以及能否应对纷繁复杂的局势,依旧是个未知数。如果这些问题迟迟无法开出“药方”,将给英国民众心理、生活等层面形成冲击。

继任者查尔斯无论是经验还是威信都不足以与伊丽莎白相比,他恐难扮演凝聚民心的“定海神针”。近年来,英国不少声音呼吁进行包括废除君主立宪制在内的宪法改革。由于伊丽莎白70年积攒的人气以及精神象征地位,改革的呼声并未转化为行动。换句话说,后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变数。

几十年来,英国女王靠着独特魅力和折冲樽俎,维系着英国与英联邦国家之间的关系,保留了“日不落帝国”衰落后最后的体面和荣光。近年来,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英国较几十年前进一步式微。英国脱欧又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不少国家萌生了“退群”的想法。以牙买加、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国家已透露要成立共和国的信号,巴巴多斯甚至先行一步于2021年成立了共和国。伴随伊丽莎白离世,英国与英联邦之间的“粘合剂”不复存在。昔日的帝国能否守住最后的体面?(完)

作者/骆栋

责任编辑:步步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