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评丨中国网文靠什么跻身大英图书馆?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63145156000

中国网络文学也许不能让海外网友全面地了解中国,但这可能是一个让他们对中国产生强烈兴趣的开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网民爱上中国网络文学构建的奇妙世界,“美国男子追更15部中国网文,半年后彻底戒掉了毒瘾”等段子更是不绝于耳。而现在,这股风潮也吹进了大英图书馆。

  ▲图片来自pixabay

英国媒体近日称,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之中,这是中国网文首次被收录至此。据该馆公开资料介绍,大英图书馆会根据读者需求和书籍本身价值贡献等来选择收藏作品,即当下读者最想看的,以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人类文学历史有时代意义的作品。这次中国网文被大英图书馆收录代表着,中国网络文学正在海外从小众走向主流,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打通了一条新路径。

在大英图书馆收录之前,中国网络文学就已经在海外小众圈层火了。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万余部,海外用户高达1.45亿人。在多个网文翻译网站,每天都有数万网友催更。不少人将中国网文与好莱坞电影、韩国影视剧、日本动漫一起并称为“全球四大文化奇观”。

那么,为何中国网络文学能在海外火起来?

首先,相较于传统的精英文学,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典型产物,包容性更强。比如这次收录的16部网络文学作品《赘婿》《大国重工》《大医凌然》等就涉猎了科幻、历史、现实、奇幻等多个网络文学题材,其中架空题材让海外网友减少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疑惑和不适,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其次,很多网络文学题材中包含魔法、玄幻等元素,有一些甚至是从西方的幻想作品中借用的,这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更容易接受。因此,与金庸、古龙等正统武侠文学相比,玄幻和仙侠文才是海外网友的最爱。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看中国网文的读者恰恰是对中国完全不了解的,他们通过网文对中国产生好奇。一直以来,中国都在推进文化输出,但此前走得都是建立孔子学院、开展传统民俗等主流渠道。正如Wuxiaworld(国外最大中国玄幻网络小说翻译网站)创始人赖静平所述,西方读者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都缺少共鸣,只有研究东亚文化的博士生才会读《西游记》和《红楼梦》。因此,借助网文辅助主渠道的双线道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脉络里,只有20多年历史的网络文学还很年轻,但它在创作者数量、读者覆盖面等方面都已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文学新气象。虽然其文学价值尚不可与经典名著相提并论,但在海外的传播价值上已经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中国网络文学也许不能让海外网友全面地了解中国,但这可能是一个让他们对中国产生强烈兴趣的开始。(完)

作者/晓秦

责任编辑:步步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