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评丨国泰航空的语言歧视,根子还在于奴性未除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84924763354

当伴随中国影响力提升涌现一波又一波“中文热”时,国泰航空工作人员却仍不知今夕何夕,如此放肆地歧视普通话乘客,是否有些太不合时宜了?

“如果你不能用英语说(毛毯),那你就不配拥有它。”——5月22日,有网友实名举报国泰航空歧视非英语乘客,现场录音中的这句话,和随之而来的哄笑声,激发了公众的普遍愤怒。

网友曝光的文字显示,在两个半小时的航班过程中,国泰航空工作人员一直存在对旅客的侮辱言语和阴阳怪气。乘客想要毛毯,误用了“carpet”(地毯)一词,被多名空乘嘲讽;乘客咨询如何填写入境卡,得到了“无比不耐烦的回应”;乘客听不懂粤语,就被空乘指责“听不懂人话”。相信许多人都不难感受到,国泰航空乘组人员的表现,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和对乘客毫无尊重的嘲弄。

事件发酵后,国泰航空两日之内做出三次回应,但却并没有让舆论归于平静,许多曾经被国泰“伤害”的乘客纷纷晒出自己被歧视的经历。有网友说国泰航空是“老惯犯”了,歧视问题早就普遍存在;还有网友说,国泰需要道歉的不止是CX987航班乘客,更是无数有过相同经历的人。可见,人们对国泰航空早有怨言,而将责任推给几名涉事员工,显然不是最终的答案。正如香港特首李家超24日所言,国泰航空需要进行检讨,保证类似情况不再发生。

航空运输业国际化程度高,为乘客提供多种语言服务,是绝大多数航司的惯例和服务标准。这趟航班出发地是成都,目的地在香港,全程都是在中国境内飞行,空乘自然理应为乘客提供普通话服务。再说,乘客支付了机票费用,就应该得到配套服务,哪怕是聋哑人,也有享受服务的权利。空乘不提升自己的职业本领,却让消费者去适配他们的语言,这道理讲得通吗?

何况,这几位当事空乘并不是“听不懂”,而是故意装聋作哑,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谜之优越感。明明能够听懂乘客的意思,非要锱铢必较“carpet”和“blanket”的区别,不光充耳不闻还在背后羞辱乘客,这已经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职业道德问题。国泰航空崭露头角之时,香港仍是英国殖民地。然而时光荏苒,半个世纪过去了,国泰航空似乎仍沉溺于往昔,遇到说英语的就“跪舔”,觉得自己也高人一等,时间长了,反而才是真的“听不懂人话”了。

  ▲国泰航空的客机资料图。(图片来自中新社)

走出疫情三年,人们日益迫切地想走出去看看,一度低迷的航空业也迎来了复苏机遇。作为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在内地与香港间输送着大量旅客。该公司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载客132万人次,同比增加4217%。内地旅客的恢复性增长,对于这家航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香港旅游业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

就在两个月前,国泰航空才刚刚发布品牌故事片《重上云霄》,讲述疫情后人们重启生活、航司重启商机的故事,并承诺将始终秉持“积极求进,尽心尽力和设想周到”的服务理念。如今再看这12字理念,不知国泰是否会感到汗颜与羞愧。抱着“英文至上”的腐朽思想,充满恶意地对待说普通话的旅客,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世上语言千千万,各地方言更是数不胜数,虽然它们可能并不相通,但人们所追求的尊严、权利、服务意识却是共通的。当许多境外服务机构都在努力提供中文服务时,当伴随中国影响力提升涌现一波又一波“中文热”时,国泰航空工作人员却仍不知今夕何夕,如此放肆地歧视普通话乘客,是否有些太不合时宜了?希望国泰航空的道歉不止停留在纸面,而是一次刀刃向内的重拳整顿,否则迟早会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完)

作者/刘望潮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