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世乒赛缘何有个“伊朗杯”?

来源:“东西问”微信公众号 1685266139000

对待体育,人们的进取精神和拼搏意志互融互通,也正因如此,体育能够将迥然不同的人们联结与凝系起来。

北京时间5月28日,南非德班世乒赛收官,中国队包揽五项冠军。其中,中国组合樊振东/王楚钦在男双项目中夺冠后,共同捧起一座硕大的、名为“伊朗杯”的银质奖杯,引人注目。

  ▲樊振东/王楚钦捧起“伊朗杯”。中新社记者 王曦 摄

乒乓球自19世纪末于英国由网球演变而来后,迅速从欧洲走向世界。1926年12月,在国际乒联正式成立的同时,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举行。历近百年,包含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双以及男女团体等七项赛事的世乒赛已在全球拥有广泛影响,与乒乓球世界杯、奥运会并称为“乒乓球运动的三大赛事”。

颇有趣味的是,与七项赛事相对应,世乒赛有着七座专门的冠军奖杯。其均为捐赠而来,各不相同,数十载间在各项目的冠军中流动传承。例如,男子团体“斯韦思林杯”,是1926年,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首任主席伊沃蒙塔古的母亲、曾任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名誉主席的斯韦思林女士捐赠并命名。女子团体“考比伦杯”,则是1934年,由当年世乒赛东道主法国的乒乓球协会主席马赛尔考比伦捐赠并命名。

  ▲2022年10月8日,中国乒乓女团在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女团决赛击败日本女团,实现五连冠,第22次捧起考比伦杯。图为颁奖仪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男子双打项目的冠军奖杯,为“伊朗杯”,系1947年,由伊朗前国王捐赠,并以伊朗国名命名。这座没有“杯耳”,呈现典型中东银器雕刻特点的奖杯,也是世乒赛冠军杯中唯一以国名命名的奖杯。

“伊朗杯”造型别致,也很有“分量”。有评论称,这是世界乒坛的“晴雨表”。从第27届世乒赛中国张燮林/王志良首次夺冠,到瑞典的阿尔塞/约翰森在第29届登顶,从第36届中国李振恃/蔡振华扬威诺维萨德,到第40届德国罗斯科夫/费茨纳尔在多特蒙德捧杯,再到从第42届开始的中国队的多年蝉联,“伊朗杯”几十年间的辗转,都直观呈现着不同时期世界乒坛格局。

本届世乒赛,中国队包揽“五冠”,也第19次捧起“伊朗杯”,在这场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所称的巴黎奥运会前的“中考”中,交出了高分答卷。而跳脱出具象的赛事,或许还有着另一幅图景。

  ▲刘国梁。(中新网资料图片)

体育的魅力在于运动竞技本身,也在于超越运动竞技的精神与价值。对待体育,人们的进取精神和拼搏意志互融互通,也正因如此,体育能够将迥然不同的人们联结与凝系起来。奥林匹克旗帜上的五环,象征着全球五大洲,直观地呈现出了平等与团结、弥合与联通。

  ▲2022年2月1日,运动员在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训练,备战北京冬奥会。图为运动员正在五环标志前合影。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本届世乒赛,中国选手在南非德班,捧起“伊朗杯”,一种由体育带来的独特的联结跃然呈现。对于今天仍不乏隔阂与撕裂的世界,或许别具启发意义。(完)

作者/徐皇冠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