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评丨大学生主动“延毕”不是逃避“卷”的上策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86905986265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主动选择延毕,学校一方面可探索建立更具弹性的学制,另一方面学校也要端正其认知,通过定制化就业帮扶助其更快步入社会。

又到毕业季,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但也有人选择了延迟毕业。过去,延毕的原因大都是考试挂科、学分未修满等,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主动选择延毕,其中不乏985高校毕业生,有人甚至为了延毕故意挂科。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选择延毕的同学。

大学生主动选择延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理念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再认同将延毕和“能力不足”画等号的传统观念,他们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而选择延毕,利用延长的在校时间完善毕业论文或为深造做准备。有些大学生利用延毕时间为步入社会做准备,在延毕期间实习、筹划创业或准备资格考试。也有大学生把延毕当作“间隔年”,他们不急于就业,而是用延毕的一年“放空”、思考,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更好定位和出路。据调查,超60%的大学生在延毕期间准备资格考试,实习的有39.2%,选择在延毕期间旅游放松的有22.7%。

  ▲6月15日,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举行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图片来自中新社)

二是将延毕当作缓冲。近些年,大学毕业增长较快,就业压力较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6月15日介绍,青年失业率目前正处在高位,仍有600多万青年正在找工作。大学生在校生活成本较低,一些大学为延毕学生提供住宿费不变、学费减半等支持,有些大学生把校园当成“避风港”,想用延迟毕业的办法暂避一时。就业市场上,应届毕业生比往届生更具优势,延毕也能让毕业生保留在校生身份,以免因一时找不到工作成为往届生。

延毕能给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带来更多选择,就业和深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不失为可行的选择。但一些学生延毕期间不够自律,变成了“老油条”“学困生”,不但没能通过延毕为未来做好准备,反而失去拼劲、延误学业,一步步“沉底”。延毕期间会面临众多挑战,缺乏同学和朋友陪伴,缺少家庭支持,都会加大延毕生活的困难。大学生主动延毕还需慎重考虑,并做好心理准备。

面对延毕现象,学校一方面可探索建立更具弹性的学制,为确有延毕需要的学生提供基础性帮助;另一方面,对于利用延毕躲避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学校既要端正其认知,也要通过定制化的就业帮扶助其更快步入社会。对于用人单位、社会整体而言,增强对延毕学生的包容度,不再将延毕视为减分项,“看能力、不看毕业时间”,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纾解就业这道难题。(完)

作者/成田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