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不负责行为,难逃历史的“审判”。
8月24日是一个令全球很多人揪心、愤怒的日子。这一天,日本正式按下了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按键。当天,超过200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日本目前有核污水100多万吨,排放时间可能持续数十年。
目前,中国、俄罗斯等国政府公开表达了抗议。中国外交部表示,日本强行启动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属无视国际公共利益的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之举。尽管欧美大国以及盟友们出于种种考量,对日本的行为以默许或低调方式处理,但民间的抗议却不绝于耳。韩国民众疯抢食盐、仅有2%美国民众支持日本排污行为……这些或许更能真实反映国际社会对日本此举的立场。
在处理核污水上,排海绝非唯一且最佳手段。日本之所以选择这种手段,主要考虑的是“成本低、易操作”。客观而言,排海方式受益最大的是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的运营方,但对日本其他行业而言,却可能是一场经济灾难。
首当其冲的是日本海产品出口产业。2022年日本海产品出口超过3000亿日元,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是主要进口国。中国24日已宣布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不排除后续还有其他国家也会出台类似的进口限制令。这意味着日本海鲜出口面临滞销。
日本排核污水入海,也将给稍见起色的旅游浇上一盆冷水。由于内需不振,日本在21世纪初提出了“观光立国”战略。2019年赴日国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对日本经济贡献将近5万亿日元。2020年一场世纪大疫彻底让日本旅游熄火。今年本是日本旅游业重整旗鼓的契机,但排放核污水引发的不满、焦虑,恐让国际游客对赴日旅行打起退堂鼓。
▲当地时间8月22日,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日本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举行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图片来自中新社)
日本核污水是否安全以及能否排海?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近期公开强调,报告并非是对日本排海决定的“推荐”或“背书”。日媒《东京新闻》也发表社论称,IAEA报告不应成为政府启动排海的“许可证”。事实上,针对东电公司提供的核污染水处理及其他相关数据,不仅亚洲国家表示质疑,欧美专家和世界环保组织也疑虑重重。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核物理专家韦赖什教授便认为,日方提供的数据“不完整、不正确、不一致,具有片面性”。然而,日本还是选择了任性而为,将海洋生态、人类健康置之脑后。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也发生过福岛核电站事故。理论上,它对核的危害性更深有体会,也更应意识到盲目排核污入海的严重性,但今天的日本却为了一己之私,宁肯让全世界为其埋单,甚至不惜祸及人类子孙后代。
几十年前,日本曾拍摄了以“奥特曼”这一科幻形象为主角的系列动画,意在引起人类对核污染的重视,但如今日本的行为却无异于在“制造”怪兽。
今次日本的行为不啻向地球发动了一次核攻击,也再次犯下了“反人类罪”。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不负责行为,难逃历史的“审判”。(完)
【本栏目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骆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