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评丨花西子贵不贵?李佳琦冤不冤?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94601732133

希望此次事件,让品牌们认识到,打造品质是比打造网红更长久的策略。至于国货美妆的未来,待潮水退去,一切自会有答案。

9月10日,李佳琦在直播间带货79元的花西子眉笔时,看到弹幕说该品牌越来越贵了,当即不悦地表示“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此言一出,向来力挺李佳琦的“所有女生”,顿时“炸”了。

尽管后来李佳琦在微博和直播间两度致歉,但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连日来,对于“花西子眉笔贵不贵”的讨论,被钉在了微博热门话题榜上。从李佳琦翻车到花西子躺枪,风口浪尖的背后,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国产美妆品牌的流量困局。

这场沸腾的舆论声讨中,价格是绕不开的敏感话题。79元的花西子眉笔,被网友调侃为新一代“货币单位”,命名为“花西币”,专门用来衡量打工人的调薪幅度。还有网友按动手中的计算器发现了蹊跷:1克花西子眉笔的价格,竟然比黄金还贵一倍。而近年来新兴的国货彩妆品牌,单克价格也远高于国际大牌。

当然,不看品质和工艺,单纯以克重论产品有失公允,得出的也往往是不客观的答案。以舆论风暴眼中的眉笔为例,笔芯越细,工艺难度越大,在当前审美下越受消费者青睐。对于这一点,“精致的猪猪女孩们”当然心知肚明,之所以仍要“斤斤计较”,本质上是因为消费者认为该产品不配拥有这个价格,即品牌价值与产品价格产生了分离。

  ▲中国一彩妆品牌的主播正在直播卖货。(中新社资料图片)

多年来,国产美妆凭借“便宜大碗”“大牌平替”的定位,与国际品牌错位竞争,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而他们的流量密码,则是业内流传的营销三板斧:小红书、知乎、大主播。一个新锐品牌想要站稳脚跟,首先要讲好故事,然后再找“达人”在小红书铺5000篇测评,知乎铺2000篇问答,最后成为头部主播直播间“常客”。

这种路径选择与其生产模式有关,不少国产美妆品牌缺乏自建供应链,只能选择代工厂贴牌生产,通过平价替代+强力营销,成为规模庞大的网红品牌。据《北京商报》2022年报道,花西子早期仅在直播平台上每月营销费用投入就有2000万元。其他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也大同小异,2020年至2022年珀莱雅销售费用率在40%上下,毛戈平则超过40%,而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营销费用率仅为25%至30%。

对营销话术的过分押注,将许多品牌卷入了恶性循环的“流量困局”。本应用来研发产品的预算,却被高额的带货佣金“绑架”,随之而来的是产品提价、容量缩小、品质降低。这当然逃不过消费者的火眼金睛,即使社交平台上有关产品的种草笔记铺天盖地,但还是有不少网友给出的评价是“始于广告,陷于颜值,弃于品质。”

其实,对于国货价格上涨也需要一分为二去看待。从品牌端来看,涨价可以提升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竞争力。从消费者端来看,倘若消费者们能够看到对产品的匠心打磨,能够看到与涨价相对的品质提升,相信很多消费者也能够接受价格上涨。回到核心问题,79元的眉笔到底贵不贵。从单克价来看,这个价格比许多国际品牌高出不少,但显然品质上没有达到消费者期待,才引发了这样一起波澜。

至于将花西子“孵化”为“国货之光”的李佳琦,因短短几句话掉粉超百万,到底冤不冤?其实冤,也不冤。之所以说冤,是因为李佳琦凭借努力将自己打造为中国“美妆一哥”,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阶级跨越。对他而言,79元的眉笔确实不值一提,至少称不上“贵”。至于为何不冤,李佳琦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他的言论刺痛的,是那些“努力”且“认真”工作,却没有获得“涨工资”的“亲人们”。在刺激消费与“掏空钱包”的流量驱动下,李佳琦的言论脱离了骨感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惹怒网民的李佳琦的真诚道歉之外,还应用更深层的反思。

国货美妆高端化是一个长久命题,价格走高也是品牌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如果李佳琦的一句话就能引发花西子的公关危机,或许值得反思的是品牌是否过于依赖营销而非品质。希望此次事件,让品牌们认识到,打造品质是比打造网红更长久的策略。至于国货美妆的未来,待潮水退去,一切自会有答案。(完)

【本栏目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刘望潮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